时间: 2025-04-24 10:2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0:29:47
晚寒炽炭
作者: 杨万里〔宋代〕
老子平生不附炎,
雪间炉炭晚间添。
红光乱拆银花碎,
翠焰双抽柳叶尖。
爱惜麒麟牢禁手,
驱除盐絮密垂帘。
急分一炬牵船底,
岸上霜风正似鎌。
我一生不喜欢炎热,
在雪天里,晚间添炭火。
红光映照,像银花碎片四散,
翠绿的火焰,像双翅抽动柳叶尖。
我珍惜麒麟的温暖,手不离开火炉,
驱赶盐霜,严密地垂下帘幕。
急忙点燃一把火,牵着船底,
岸上寒霜的风,像镰刀一样锋利。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晚寒炽炭》写于作者晚年,正值寒冷季节,表达了对温暖的渴望和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
《晚寒炽炭》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寒冷的冬夜和温暖的炭火,表达了对温暖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整首诗从个人情感出发,展现了寒冷的外部环境与内心的温暖对比,既有对自然的观察,也有对人情的思考。
诗的开头“老子平生不附炎”,传达出诗人对炎热的不喜好,而在雪天中添炭火,正是对温暖的渴求。接下来的“红光乱拆银花碎,翠焰双抽柳叶尖”,将火焰的色彩与动感生动地描绘出来,象征着温暖和生命的活力。在“爱惜麒麟牢禁手”中,诗人又引入了麒麟这一吉祥的象征,强调了对温暖和安全感的珍惜。
最后两句“急分一炬牵船底,岸上霜风正似鎌”则将诗人自己的行动与自然环境的寒冷对比,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坚韧。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温暖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细腻体察,情感真挚而富有层次。
整首诗表达了对温暖的渴望与对寒冷的感受,反映了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选择题: “老子平生不附炎”中的“炎”指的是什么?
A.寒冷
B.炎热
C.温暖
答案: B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麒麟”象征着__。
答案: 吉祥
判断题: 诗中“岸上霜风正似鎌”表现了温暖的感觉。
A.正确
B.错误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