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7:1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7:17:08
八觚泰畤六郊天,一柱明堂再飨先。
日月旗常寒映雪,冕旒珠玉暖生烟。
风回韶濩龙鳞外,花覆貔貅凤阙前。
喜溢天颜应未了,又迎庆寿入新年。
这首诗描述了在八觚泰畤进行祭天的盛大场面,明堂中供奉着先祖的灵位。日月的旗帜在寒冷的雪中飘扬,冕旒和珠玉在温暖的烟雾中闪耀。风从韶濩河吹来,龙鳞般的波光荡漾;花瓣覆盖在貔貅和凤阙前,喜庆的气氛让天上的神仙都洋溢着笑容,新的庆典又迎来了长寿。
此诗中提到的泰畤和明堂是古代祭祀的重要场所,强调了中华文化中对祖先的敬仰与对天命的尊重。貔貅作为一种瑞兽,常被用来象征财富和吉祥,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平易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庆祝祭祀活动时写成,表现了对国家、对先祖的敬仰,以及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宏大的祭祀场面,借助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古代祭天的庄重与神圣。诗的开头“八觚泰畤六郊天”便以大气的场景引入,营造出一种庄严的氛围。随着诗句的推进,日月的旗帜、冕旒珠玉等细节描写,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尤其是“风回韶濩龙鳞外,花覆貔貅凤阙前”两句,将自然与祭祀相结合,展现了一个和谐、喜庆的氛围。最后一句“喜溢天颜应未了,又迎庆寿入新年”则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使整首诗充满了希望与祝福。杨万里通过对祭祀场景的描绘,传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祖先的敬仰、对神灵的尊重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体现了中华文化中深厚的祭祀传统与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祭祀场所是什么?
“喜溢天颜应未了”的意思是?
该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例如比较杨万里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表现了对国家、对未来的期望,但前者更侧重于祭祀的庄重与神圣,后者则关注于时局的变迁与个人的感慨。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情感表达与艺术手法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