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6:20
望京楼上寄令狐华州
作者: 李逢吉
祇役滞南服,颓思属暮年。
闲上望京台,万山蔽其前。
落日归飞翼,连翩东北天。
涪江适在下,为我久潺湲。
中叶成文教,德威清远边。
颁条信徒尔,华发生苍然。
寄怀三峰守,岐路隔云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暮年时的忧思与怀念。他身处南方,感到身心俱疲,爬上望京台远望,眼前却被万山遮挡。夕阳渐渐西沉,像鸟儿一样飞回,连绵的云天向东北延展。涪江在脚下缓缓流淌,似乎在为他叹息。诗人思念着当年教书育人的时光,德行与威望早已传遍边地。他写信寄托给令狐华州,希望能够传达对三峰守的情怀,却又因山路云烟隔绝而感到无奈。
作者介绍
李逢吉(约758年-831年),字君翰,号少山,唐代诗人,生于湖北,仕途不顺,长期在外游历。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李逢吉晚年,他在南方任职,感受到人生的无奈与思乡之情,借由望京台的景象,寄托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往昔的回忆。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起首两句以“祇役滞南服”开篇,诗人以自谦的语气表达自己的处境,紧接着“颓思属暮年”则反映出一种消沉与无奈的心理状态。接下来,诗人闲登望京台,尽管眼前是“万山蔽其前”的景象,但这一行为象征着他对未来的渴望与追寻。
“落日归飞翼,连翩东北天”中的落日意象,传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使人感到一种无奈的美感。涪江在脚下潺潺流过,似乎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无尽思绪与惆怅。
整首诗在景与情的交融中,表现出李逢吉对友人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真挚,诗人让人感受到一种时光荏苒的哀愁与对友谊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李逢吉晚年的思考与情感,虽然生活中充满了无奈与消沉,但他依然怀念过去的时光与友人,表达出一种对理想与情感的执着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李逢吉主要表达了哪些情感?
A. 快乐
B. 失落与思念
C. 忍耐
答案:B
“落日归飞翼”中的“飞翼”是指什么?
A. 飞鸟
B. 夕阳
C. 远方
答案:A
诗中提到的“涪江”象征着什么?
A. 友谊
B. 故乡
C. 时光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