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秋日溪亭》

时间: 2025-05-02 12:33:47

诗句

帘捲柴桑晚,深山俗驾疏。

荒苔留鹤迹,落叶带虫书。

竹翠侵香案,泉声漱石渠。

烟霞便一枕,应笑把犁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3:47

原文展示:

帘捲柴桑晚,深山俗驾疏。
荒苔留鹤迹,落叶带虫书。
竹翠侵香案,泉声漱石渠。
烟霞便一枕,应笑把犁锄。

白话文翻译:

在柴桑的傍晚,帘子被卷起,深山中的小路显得稀疏而清幽。
荒废的苔藓上留有白鹤的足迹,落叶上爬满了虫子的痕迹。
竹子的翠绿映入了香案,泉水的声音在石渠中轻轻漱洗。
烟霞便成了我一枕的安眠之处,真该笑着放下犁锄。

注释:

字词注释:

  • “帘捲”:帘子卷起,形容轻松的氛围。
  • “柴桑”:指一种树木,常生长在山间,象征自然景观。
  • “俗驾”:指普通的交通工具,这里暗指远离尘嚣的意境。
  • “荒苔”:荒芜的苔藓,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带虫书”:指落叶上有虫子的痕迹,象征着生命的流动。
  • “竹翠”:竹子的绿色,象征生机和清新。
  • “漱石渠”:泉水流过石渠的声音,象征自然的和谐美。
  • “烟霞”:指晨雾或晚霞,象征宁静的自然景象。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鹤”常常象征着高洁和长寿,在古诗中常用以表达诗人的理想和追求。“犁锄”则是农具,代表着劳动和田园生活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质斋,生活于宋代,是一位擅长山水诗的诗人。其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田园风光和人生态度为主题,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秋日溪亭》创作于作者隐居山林之时,正值秋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平静生活的珍视。

诗歌鉴赏:

《秋日溪亭》是一首描绘秋日山水景色的诗,诗人在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宁静和人内心的平和。开篇“帘捲柴桑晚”,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温馨的傍晚场景,帘幕轻卷,空气中弥漫着秋日的气息,给人一种放松和惬意的感觉。

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细节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宁静。“荒苔留鹤迹,落叶带虫书”,不仅描绘了秋日的萧瑟,也赋予了自然以生命,鹤的足迹和虫子的痕迹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流动。这种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大自然的深邃。

随后,诗人转向了竹子和泉水,“竹翠侵香案,泉声漱石渠”,这里的竹子和泉水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竹子的清香和泉水的流淌声在诗中交织,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诗的最后两句则将主题升华,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忙的淡然态度,“烟霞便一枕,应笑把犁锄”,烟霞如同一枕安眠之地,犁锄则象征着日常的劳作和对自然的依恋。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深情厚谊,展现了浓厚的田园情怀,给人以心灵的宁静与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帘捲柴桑晚: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傍晚,帘子轻轻卷起,空气中弥漫着秋日的气息。
  2. 深山俗驾疏:深山中的小路显得清幽,暗示远离尘嚣的宁静。
  3. 荒苔留鹤迹:荒废的苔藓上有鹤的足迹,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4. 落叶带虫书:落叶上有虫子的痕迹,象征着自然界的生命循环。
  5. 竹翠侵香案:竹子的翠绿映衬着香案,展现了清新的自然气息。
  6. 泉声漱石渠:泉水流过石渠的声音,表现了自然的和谐与安宁。
  7. 烟霞便一枕:烟霞如同一枕,暗示了自然给人的安慰与宁静。
  8. 应笑把犁锄:诗人以笑面对世俗的劳作,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烟霞”比作“枕”,增强了诗的意象。
  • 拟人:泉水“漱石渠”,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荒苔留鹤迹,落叶带虫书”,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山水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柴桑: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象征高洁与长寿。
  • :象征生机与清新。
  • 泉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和谐。
  • 烟霞:象征宁静与梦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帘捲柴桑晚”描述的是哪个时间段?
    A. 清晨
    B. 傍晚
    C. 正午

  2. “荒苔留鹤迹”中的鹤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高洁与长寿
    C. 忍耐

  3. 诗中提到的“犁锄”象征着什么?
    A. 劳作与世俗生活
    B. 财富与荣华
    C. 旅行与冒险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生态度。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诗词对比:
高质斋的《秋日溪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以自然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高质斋更侧重于细腻的场景描绘,而王维则通过更为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深邃的哲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曲鉴赏辞典》
  • 《山水田园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江南好 其三 江南好 其二 江南好 篷窗晨起,展诗孙舍人潇湘清晓册子,爰拟其意,广为十阕。兼述土风,亦竹枝遗讽也 其一 江南好 与香雪花下谈少年春秋佳日为赋此解 江南好 南雪丈有鸳鸯诗爰题一词不敢步韵也 江南好 忆旧四首 其一 江南好 倚楼忆杭州旧游,寄褚迦陵 江南好 饯春 江南好 喜潘丈芯庐 江南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优柔不断 疾力 毛字旁的字 气字旁的字 轻薄少年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怡然自若 退场 三瓜两枣 隹字旁的字 风清弊绝 品相 苦打成招 方字旁的字 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邓的词语有哪些 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