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5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50:27
寄题石湖先生范至能参政石湖精舍
作者:杨万里 〔宋代〕
万顷平湖石琢成。
尚存越垒对吴城。
如何豪杰于戈地,
却入先生杖屦声。
古往今来真一梦,
湖光月色自双清。
东风不解谈兴废,
只有年年春草生。
不閞白眼视青云,
四海如今几苦人。
渭水传岩看后代,
东坡太白即前身。
整齐宇宙徐挥手,
默缀湖山别是春。
解遣双鱼传七字,
遥知掉脱小乌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广阔的湖面,犹如是经过雕琢的石头。湖边的古越国遗址与吴国城池相对而立。为何那些英雄豪杰在战场上拼搏,却最终归于先生的宁静生活?古今如梦,湖光月色清澈明净。春风不懂谈兴的变化,唯有每年春草依旧生长。那些目空一切的人,四海之内如今仍有许多人在受苦。渭水边的岩石能见证后代,苏东坡与李白的精神则是他们的前身。宇宙整齐而有序,轻轻挥手,湖山之间的春色别有一番风味。解开双鱼的传说,远远地知晓那脱落的小乌巾。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的诗人之一。杨万里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表现人生感悟,尤其擅长写景抒情。
这首诗写于杨万里晚年,他在石湖精舍隐居时,感慨人生与自然的和谐。诗中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生活的思考,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杨万里的《寄题石湖先生范至能参政石湖精舍》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和哲理的诗作。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石湖的美丽自然,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历史英雄的思考。开头几句通过对湖泊的描写,营造出一幅恬静的自然景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在“如何豪杰于戈地,却入先生杖屦声”中,诗人对那些在战场上拼搏的豪杰表示惋惜,反映出一种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接着,诗人在“古往今来真一梦,湖光月色自双清”中,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感慨。春风虽然不懂谈兴的变化,但年年春草依旧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最后,诗人通过“整齐宇宙徐挥手,默缀湖山别是春”来表达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暗示着对世事的淡然与从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人生的反思,既有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有对现实社会的关切,体现了杨万里特有的诗人风范。
万顷平湖石琢成。
描绘湖面如同经过雕琢的石头,象征清澈的湖水。
尚存越垒对吴城。
提及古越国与吴国的历史,暗示历史的变迁与人事的变化。
如何豪杰于戈地,
质疑那些在战场上拼搏的英雄。
却入先生杖屦声。
指归隐的生活是另一种选择,表现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古往今来真一梦,
表达对历史的感慨,历史如梦一般。
湖光月色自双清。
描述湖光月色的清澈与宁静,象征理想的生活。
东风不解谈兴废,
春风不懂人们的兴衰,表达对生活无常的感慨。
只有年年春草生。
只有春草每年如故,象征生命的延续。
不閞白眼视青云,
讽刺那些目空一切的人。
四海如今几苦人。
关注社会现实,指出仍有许多苦难。
渭水传岩看后代,
传承历史,渭水见证后代。
东坡太白即前身。
苏轼与李白的精神影响了后人。
整齐宇宙徐挥手,
表达了对宇宙的理解与从容。
默缀湖山别是春。
诗人对湖山的默默关怀,体现出春的独特意境。
解遣双鱼传七字,
传说与象征,双鱼代表幸福。
遥知掉脱小乌巾。
远远地知晓那小乌巾象征的自由与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湖光山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关怀。诗人在自然的宁静中思考人生,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
诗中的“万顷平湖”指的是什么?
A. 广阔的湖面
B. 小湖泊
C. 湖边的山
诗中提到的“东坡”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李白
B. 苏轼
C. 杜甫
“春草”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结束
B. 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C. 秋天的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