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明发曲坑二首》

时间: 2025-04-28 19:34:06

诗句

云横平野近人低,似縠如纱只隔溪。

行到溪东元不见,回头却复在溪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34:06

原文展示

明发曲坑二首
作者:杨万里
云横平野近人低,似縠如纱只隔溪。
行到溪东元不见,回头却复在溪西。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开阔的平原上,云层低沉,似乎近在咫尺,宛如轻纱般的薄雾只隔着一条小溪。当我走到溪的东边时,那里什么也看不见,回头一看,云彩却又恰好在溪的西边。

注释

字词注释:

  • 云横:云层横亘在天空,形容云的形态。
  • 平野:平坦的原野。
  • 似縠如纱:像绢似的轻薄,形容云的轻盈。
  • 只隔溪:只隔着一条溪水。
  • 行到:走到。
  • 元不见:完全看不见。
  • 却复:反而又。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江苏人。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田园风光和水乡景色,作品常常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战乱,诗人通过描绘自然风光,表达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感。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明发曲坑二首》以其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开篇用“云横平野”描绘出一幅辽阔的自然图景,云层低垂,显得格外亲近,给人以一种舒适的感受。接着,诗人通过“似縠如纱”的比喻,表现出云的轻盈与柔美,仿佛在诉说大自然的温柔与细腻。诗中的“只隔溪”则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关系,虽有距离,却又时刻相连。

在后半部分,“行到溪东元不见,回头却复在溪西”更是将这种感觉推向高潮。诗人行走于溪边,似乎在探索与思考,然而无论走到哪里,云彩始终存在,仿佛在提示诗人:自然的美景是永恒的,只需用心去感受。整体来看,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情与思索,体现出一种哲理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云横平野近人低:描写了平野上低垂的云,给人以沉静、亲近的感觉。
  • 似縠如纱只隔溪:通过比喻,展现云朵的轻盈,生动形象。
  • 行到溪东元不见:诗人走到溪的东边,却看不到云的身影,表达了一种失落感。
  • 回头却复在溪西:转身后发现云依然在西边,寓意着事物的变化与轮回。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似縠如纱”,形象地描述了云的状态。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生命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自由与变化,反映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
  • :代表着流动与生命,连接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 平野:象征着广阔与宁静,营造出诗的整体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似縠如纱”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云
    B. 水
    C. 风
    D. 山

  2. “行到溪东元不见”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失落
    C. 愤怒
    D. 疲惫

  3.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A. 描写
    B. 叙述
    C. 议论
    D. 对话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陆游和杨万里的作品均以自然为题材,但陆游的诗多带有历史感与个人情怀,而杨万里的诗则更注重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内心的感悟,展现了不同的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杨万里诗文选》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陆明府归嘉禾 庐山中闻桂香忆游茅山时梦中游桂花下 厉屏山祠 秋凉怀归三首 太平兴国宫 留江城将还富池 晚过张分司园 宿雄江统制衙 富池镇上感怀 记仙女三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門字旁的字 千金买赋 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山堂香水 很很 欠字旁的字 千里犹面 蟹行文字 普渡众生 犬字旁的字 便宜行事 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有的放矢 守节不移 要结尾的成语 牙字旁的字 措心积虑 夕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