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2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24:43
《哭苏眉州崔司业二公》
作者:沈佺期 〔唐代〕
涣汗天中发,伶俜海外旋。
长沙遇太守,问旧几人全。
国宝亡双杰,天才丧两贤。
大名齐弱岁,高德并中年。
礼乐羊叔子,文章王仲宣。
相看尚玄鬓,相次入黄泉。
流放蛮陬阔,乡关帝里偏。
亲朋云雾拥,生死岁时传。
崔昔挥宸翰,苏尝济巨川。
绛衣陪下列,黄阁谬差肩。
及此俱冥昧,云谁叙播迁。
隼舆怀旧辙,鳣馆想虚筵。
家爱方休杵,皇慈更撤县。
铭旌西蜀路,骑吹北邙田。
陇树应秋矣,江帆故杳然。
罢琴明月夜,留剑白云天。
涕泗湘潭水,凄凉衡峤烟。
古来修短分,神理竟难筌。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崔司业和苏眉州二公的深切怀念与悲痛。诗的开头描绘了作者因思念而满头白发,孤独地生活在异地。长沙的太守让我想起以前的往事,我不禁问起当年的旧友们还有几位健在。国家的瑰宝失去了双杰,天才的贤者也相继离世。大名和齐国在年幼时的强盛已不复存在,许多人的德行在中年时却并不显赫。礼乐方面的羊叔子和文章方面的王仲宣,都是令人怀念的才俊。两位老友的鬓发已经斑白,接连进入了黄泉。被流放到遥远的蛮荒之地,故乡的帝里却显得格外偏远。亲朋好友如云雾般环绕,但生死与岁时的传递却显得无比凄凉。崔公曾挥写宸翰,苏公则曾渡过巨川。在绛衣的陪伴下,黄阁的差肩却是无缘相聚。如今他们都已归于沉寂,谁来叙述这段悲伤的离别?怀旧的隼舆与虚幻的宴席都让我想起往日的美好。家的思念如同休息的杵,皇恩也已撤去地方的管理。铭刻在西蜀之路的标志,骑着马在北邙的田野上吹奏。陇上的树木似乎已是秋天,江上的帆影则已变得遥不可及。明月夜里,我停下琴声,把剑留在白云间。泪水如湘潭水般涌出,令人感到衡峤的烟雾般的凄凉。古往今来,生死早已分开,神理却依然难以捉摸。
作者介绍:沈佺期,字希逸,号桂洲,唐代诗人。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沈佺期在诗歌中常以细腻的笔触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创作背景:此诗主要是为了悼念崔司业和苏公二位友人,表达作者对友情的珍惜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在唐代,士人之间的友情尤为重要,诗人在此背景下,抒发了对朋友的追思。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逝去的友情与时光的无尽怀念。诗的开头通过“涣汗天中发,伶俜海外旋”传达了作者的孤独与思念,接着用“长沙遇太守,问旧几人全”引出对往事的追忆。整首诗的结构严谨,情感真实,既有个人的独白,也有对社会与历史的反思。
在情感的表达上,沈佺期通过对友人的怀念,展现了唐代士人对理想、友情与命运的思考。他以“国宝亡双杰,天才丧两贤”来强烈表达对两位朋友的哀痛,接着用“流放蛮陬阔,乡关帝里偏”描绘了他们的遭遇,加深了悲伤的氛围。
此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明月夜”、“白云天”等,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优美的氛围。每一个意象都与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完整的情感表达。诗的结尾则通过对生死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反映出对生命、友情的珍视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友情的怀念、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展开,展现了作者对友人崔司业与苏公的追思,反映出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无奈。诗中流露出深厚的情谊和对时间流逝的感叹,表现了唐代士人对理想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两位友人分别是?
填空题:诗的开头描述了因思念而满头__。
判断题:诗中提到“流放蛮陬阔”,指的是作者对友人的追忆。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