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3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33:46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芳树
作者:沈佺期 〔唐代〕
何地早芳菲,宛在长门殿。
夭桃色若绶,秾李光如练。
啼鸟弄花疏,游蜂饮香遍。
叹息春风起,飘零君不见。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诗人感叹春天的到来,但又因为某种原因与心爱的人无法相见。诗的开头,诗人询问何处的春花最早开放,似乎暗示着长门殿的美丽景致。夭桃花的颜色犹如绸带,丰盈的李花光彩如绢帛。啼叫的小鸟在花间嬉戏,蜜蜂在花中酿蜜,春风拂面,却让人感到一种惆怅,因为心上人却不在身边。
作者介绍:沈佺期(约710年-约785年),唐代诗人,字景仁,号澄夫。以乐府和近体诗见长,擅长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作品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春季,正值花开之时,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天的赞美与对人事无常的感慨,反映了唐代人们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爱情的思考。
《芳树》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象,诗人在春光明媚的环境中感受到的却是一种深深的惆怅和孤独。诗的开头以疑问的方式引入,突显对春天美景的渴望,同时也为下文的感慨打下了基础。夭桃与秾李的对比,不仅展示了春花的美丽,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中“啼鸟弄花疏,游蜂饮香遍”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温暖。然而,诗人在享受这美丽的同时,却因“飘零君不见”而感到无奈与孤独,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情感的张力。诗人在春风中叹息,表现出对心上人的思念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深化了诗的主题。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细腻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长门殿”是指什么?
诗中“夭桃色若绶”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飘零君不见”中的“君”指的是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将沈佺期的《芳树》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对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但《芳树》更侧重于春天的柔美与感伤,而《登鹳雀楼》则表现了壮阔的景色和豪迈的情怀,不同的主题和情感基调使得两首诗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