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1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9:28
妾家临渭北,春梦著辽西。
何苦朝鲜郡,年年事鼓鼙。
燕来红壁语,莺向绿窗啼。
为许长相忆,阑干玉箸齐。
我家靠近渭水的北岸,春天的梦境却在辽西。
何必去朝鲜郡,年年都要听到战鼓声。
燕子在红壁上说话,黄莺在绿色的窗前啼鸣。
只为你我能长相思,栏杆边的玉筷子正齐整。
“朝鲜郡”可能提及唐代与朝鲜的关系,诗中提到的战鼓声暗示了边境的动荡。整首诗通过对家乡的怀念和对异地生活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沈佺期,唐代诗人,字子华,号青门,生于大历年间,晚唐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个人感受与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沈佺期的流亡生涯,表现了他在异乡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沈佺期的《杂诗三首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思念。开篇的“妾家临渭北”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熟悉而亲切的场景,渭水的北岸是诗人心灵的归宿。然而,随后的“春梦著辽西”则将他带向遥远的辽西,暗示着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通过“何苦朝鲜郡”一句,诗人表达了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平静生活的渴望。接下来的“燕来红壁语,莺向绿窗啼”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温柔,燕子和莺鸟的声音在诗人的耳畔回响,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而最后两句则以“阑干玉箸齐”收尾,暗示着两人之间的约定与思念,情感愈发浓烈。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流露出对故乡和爱情的深切怀念,情感真挚,意境悠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词测试:
诗人提到的“朝鲜郡”暗示了什么?
“燕来红壁语”中的“燕”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沈佺期的作品与杜甫在思乡主题上的表达有相似之处,然而沈佺期更加注重个人内心的情感,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动乱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