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21: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21:17
作者: 叶梦得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高柳萧萧,睡馀已觉西风劲。
小窗人静。淅沥生秋听。
底事多情,欲与流年竞。
残云瞑。坠巾慵整。
独立芝兰径。
高高的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睡觉剩下的余韵已被西风唤醒。
小窗内人静悄悄,细雨声淅淅沥沥,仿佛在倾听秋的到来。
为何我如此多情,竟想与流年争斗?
残留的云彩在天边渐渐暗淡,我慵懒地不想整理自己的衣巾。
我独自立于兰草的小径上。
作者介绍:
叶梦得(1075年-1145年),字汝舟,号静斋,晚号天池山人,宋代诗人、词人、书法家,著作丰富,尤其以词著称,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春天,表现了作者在春初的独处情景,唤起了对时光流逝与生命无常的思考。词中既有对春天的欣赏,也有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反映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流年岁月的无奈。
《点绛唇 其一》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诗人内心的孤独。开头的“高柳萧萧”就设定了一个静谧而略显忧伤的氛围,柳树常常象征着离别和思念,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唤醒了对春天的感知。接着“小窗人静”则进一步加强了孤独感,窗外的细雨声仿佛在诉说着秋的来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底事多情,欲与流年竞”的疑问句,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情感的反思,似乎在质问自己为何要与无情的岁月争斗,这种矛盾的心理使得整首词更显深邃。最后两句“残云瞑。坠巾慵整。”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懒散,既有对生活的放任,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力感。
整首词通过诗人的细腻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展现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与人生感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思考,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情感的复杂,在清新的春天中透出淡淡的忧伤。
诗词测试:
诗中“高柳萧萧”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底事多情,欲与流年竞”中的“流年”指的是什么?
诗词中表现孤独的意象有哪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