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诗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7 06:15:32

诗句

城头晚漏鸣丁丁,窗间月落却未明。

衡阳归雁过欲尽,汝阳荒鸡初一鸣。

悠悠断梦子不记,草草微吟还独生。

成人得意须几许,一睡稍足无与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5:32

原文展示:

城头晚漏鸣丁丁,窗间月落却未明。
衡阳归雁过欲尽,汝阳荒鸡初一鸣。
悠悠断梦子不记,草草微吟还独生。
成人得意须几许,一睡稍足无与情。

白话文翻译:

在城头,晚钟敲响,声声丁丁;窗间的月亮落下,却依旧没有完全明亮。
衡阳的归雁飞过,仿佛快要离去;汝阳的荒鸡开始初鸣。
悠悠的断梦,我已不记得;草草的微吟,我仍然孤独地活着。
成年人的得意究竟有多少?一觉稍微满足,便无法再与情感相连。

注释:

字词注释:

  • 晚漏:指晚上的时辰,漏是指漏壶、漏水计时,象征时间的流逝。
  • 丁丁:钟声的声音,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衡阳:地名,指湖南省的衡阳市,著名的“衡阳雁”。
  • 汝阳: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常用于描写乡村的清晨。
  • 悠悠:形容悠长、漫长的样子。
  • 断梦:指梦境的中断,象征着对往事的追忆。
  • 草草:形容做事草率、急促。
  • 得意:指得意洋洋,成就感强烈。
  • :指情感、感情。

典故解析:

  • 衡阳归雁:归雁常被用作思乡之情的象征,表达了离别和归来的复杂情感。
  • 汝阳荒鸡:代表着乡村的清晨,象征着生活的简单和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梦得(1070年-1130年),字与之,号澹庵,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擅长诗词、文章,曾任职于朝廷,经历了南北朝的动荡,对人生与社会有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北宋时期,正值政治动荡、社会变迁之际,作者在城头聆听晚钟,思绪万千,感慨人生的得失与孤独。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晚钟声、月光、归雁、荒鸡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用“城头晚漏鸣丁丁”引入,清晰地传达出时间的流逝感和夜晚的宁静。随着月落、雁归,作者的思绪由外而内,逐渐转向自我内心的孤独与断梦,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悠悠断梦子不记,草草微吟还独生。”这两句反映了对往事的追忆,似乎在质问自己对过往的记忆是否已经淡化。生活的琐碎和无奈,仿佛在提醒人们即使在成就面前,内心的孤独依然存在。

最后两句“成人得意须几许,一睡稍足无与情”更是深化了主题,表现出对成年后追求成就的反思,成就感虽强,却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整首诗在深邃的意象中,流露出一种人生的无常与自我反省,给读者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城头晚漏鸣丁丁:晚钟响起,标志着夜晚的来临,时间在流逝。
  2. 窗间月落却未明:窗外的月亮已经落下,但天色依旧昏暗,象征着未解的心事。
  3. 衡阳归雁过欲尽:归雁飞过,表现出即将离去的惆怅。
  4. 汝阳荒鸡初一鸣:清晨的鸡鸣,象征着新的开始与生活的简单。
  5. 悠悠断梦子不记:对往事的追忆已模糊,梦境的断裂让人感到空虚。
  6. 草草微吟还独生:即使偶尔吟唱,也只能感到孤独。
  7. 成人得意须几许:对成就的质疑,反映成年生活的沉重。
  8. 一睡稍足无与情:一觉醒来,内心依然无法与情感相连。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晚钟、归雁、荒鸡比作时光流逝与人生的喧嚣。
  • 拟人:将梦境与情感赋予生命,反映内心的挣扎。
  • 对仗:句子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面对成就,人们常常感到内心的空虚。通过时光、自然的变化,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晚漏:象征时间的流逝。
  • 月落:象征失去与无常。
  • 归雁:象征思乡与离别。
  • 荒鸡:象征生活的简单与宁静。
  • 梦子:象征对过往的追忆与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晚漏”指的是什么?
    A. 早晨的第一缕阳光
    B. 晚上的时光流逝
    C. 夕阳西下
    D. 夜晚的钟声

  2. “悠悠断梦子不记”中的“梦子”有什么含义?
    A. 对未来的计划
    B. 过去的记忆
    C. 现实的生活
    D. 对爱情的追求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人生的思考与孤独感
    C. 对社会的批判
    D. 对历史的追溯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与叶梦得的《诗二首 其二》相对比,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时光与人生的思考,但其情感更为悲壮,反映了国家动荡对个人的影响。叶梦得则更多地表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哲思,诗风相对柔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葛蕴作巫山高爱其飘逸因亦作两篇 怀旧 诉衷情(又和秀老·五之五) 山中 江上 伯牙 庚申正月游齐安 午枕 梅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毡上拖毛 立字旁的字 頁字旁的字 齿字旁的字 药石之言 贱结尾的成语 道殣相枕 惊涛骇浪 贻燕之训 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义不主财,慈不主兵 聿字旁的字 猗猗 甲坚兵利 汩渪 亅字旁的字 昼慨宵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