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1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9:02
水调歌头 其六 癸丑中秋
作者: 叶梦得 〔宋代〕
河汉下平野,香雾卷西风。
倚空千嶂横起,银阙正当中。
常恨年年此夜,醉倒歌呼谁和,
何事偶君同。
莫恨岁华晚,容易感梧桐。
揽清影,君试与,问天公。
遥知玉斧初斫,重到广寒宫。
付与孤光千里,不遣微云点缀,
为我洗长空。
老去狂犹在,应未笑衰翁。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夜的美丽景色,诗人站在平原,仰望银河下的风景,香雾随西风飘来。千山万岭如同横空而起,银色的宫阙正位于正中央。每年这个夜晚,诗人总是感慨,喝醉了又有谁来和他一起歌唱,何事与君共鸣。不要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感到遗憾,容易感怀的正是那梧桐树的影子。把清影揽入怀中,君不妨问问天公。遥想那玉斧刚刚斫下,重回广寒宫。将那孤独的光辉洒向千里,不让微云点缀,来为我洗净这广阔的天空。虽然年纪渐长,依旧狂放不羁,或许未必会笑话那衰老的老人。
作者介绍:叶梦得(1077-1138),字惟道,号白云,宋代诗人,官至右相。其诗词、散文均有成就,尤其以豪放、清丽见长。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癸丑年中秋,正值宋代南渡时期,国家动荡,诗人借助中秋的传统节日,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人生的反思和对自由的向往。
叶梦得在《水调歌头 其六》中,通过对中秋夜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河汉下平野,香雾卷西风”,以银河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又宁静的氛围。接着“倚空千嶂横起,银阙正当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象的向往与追求。中间的“常恨年年此夜,醉倒歌呼谁和”,则引入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友人的渴望,表现出对生命短暂的无奈与感伤。
诗的后半部分,“莫恨岁华晚,容易感梧桐”,诗人试图通过对梧桐树的感怀,提醒自己不要因为年华已晚而感到悲伤,反而应珍惜眼前的美好。最后几句“老去狂犹在,应未笑衰翁”,则以一种洒脱的态度,表达了虽年迈但依旧保持激情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也有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展现了叶梦得独特的人生态度和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现了对中秋夜美好景色的赞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对友谊的渴望,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河汉”指的是哪个天体?
诗人在中秋夜感到孤独,想要和谁一起歌唱?
“莫恨岁华晚”中“岁华”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