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7:1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7:12:55
曲径穿林口,层岩接石梯。
到门青嶂合,坐客白云齐。
雨歇泉初响,花飞鸟自啼。
向来耽野趣,何日遂深栖。
这首诗描绘了一条曲折的小路穿过树林,通向一处层叠的岩石和台阶。走到门前,青翠的山峰恰好合拢在一起,坐在这里的我与白云相伴。雨刚停,泉水开始流淌,花儿在风中飘舞,鸟儿也在欢快地鸣叫。向来我就喜欢这种自然的野趣,不知道何时才能在此深居静养呢?
此诗虽无明显的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田园生活的追求和热爱。
马翮飞(1624年-约1700年),清代诗人,字云飞,号翮飞,山西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文人多追求个体的精神自由和自然的亲密接触。诗人可能在游览山园时,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妙,借此表达自身的隐居理想。
《山园即事》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充分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开篇“曲径穿林口,层岩接石梯”,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一幅幽静的山林画面,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接着“到门青嶂合,坐客白云齐”,诗人描绘了青山环绕的意境,坐在这里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此处的“白云”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写,也象征了诗人的心境,清幽而超脱。
“雨歇泉初响,花飞鸟自啼”进一步营造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让读者感受到雨后山泉的清澈悦耳、花鸟的生机勃勃,展现了自然的多样性和生命力。最后两句“向来耽野趣,何日遂深栖”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渴望,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在景与情的交融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清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理想与追求。
诗中“曲径穿林口”描绘的是哪种景象?
“雨歇泉初响”中的“泉”指的是什么?
诗人向往的深栖生活主要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