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1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5:17
晚渡西溪
作者: 陈经 〔清代〕
曙色前山外,微茫一叶舟。
清霜残月晓,独树生原秋。
浦口来鱼榜,沙头过水鸥。
女墙才数尺,隐隐隔芦洲。
在晨曦微露的山外,隐约可见一只小舟。
清晨的霜冷却了残月,孤零零的树木在秋天的原野上显得更加凄凉。
河口传来捕鱼的声音,沙滩上偶尔掠过水鸟。
小小的女墙才几尺高,隐约隔着芦苇洲。
本诗没有直接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生活情趣,流露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这种风格在清代诗人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在山水田园诗中,常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个人的情感和哲思。
作者介绍:陈经,清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作品多集中于山水田园题材,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诗作大约成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内心感受,表现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晚渡西溪》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清晨的山水情景展现出来,给人以宁静和美的享受。开篇“曙色前山外,微茫一叶舟”便引入了一个清幽的早晨场景,晨曦的微光照映在山外,伴随着一只孤舟,渲染出一种静谧的气氛。接下来的“清霜残月晓”则转向对环境的细致刻画,清霜和残月的对比,增添了清晨的寒意和孤独感。诗中“独树生原秋”,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苍凉,孤树在广袤的原野上愈显孤独,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
后面两句“浦口来鱼榜,沙头过水鸥”转向描绘生活场景,捕鱼的声音与水鸟的身影,增添了生机与动感,使得画面更为立体。而“女墙才数尺,隐隐隔芦洲”则用简洁的描述,表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既有隔阂又有联系,诗人在此刻隐含着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承载着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孤独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微茫一叶舟”主要描绘了什么景象?
“独树生原秋”中的“独树”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