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赣县道中有怀晦庵用江东日暮云为韵作五诗寄》

时间: 2025-05-02 06:05:04

诗句

我行向可许,贡江与章江。

悠悠异所见,俗变服亦庞。

定迁本中州,来南已殊邦。

况此接荒服,寸心那得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5:04

原文展示:

我行向可许,贡江与章江。悠悠异所见,俗变服亦庞。定迁本中州,来南已殊邦。况此接荒服,寸心那得降。

白话文翻译:

我行走的方向可以允许,贡江与章江。所见之处悠远而不同,风俗变化,服饰也变得庞杂。原本定居在中州,来到南方已是异邦。更何况这里接近荒服之地,心中的情感怎能平复。

注释:

  • 贡江与章江:指赣江的两条主要支流,贡江和章江。
  • 悠悠:形容遥远、长久。
  • 俗变服亦庞:风俗变化,服饰也变得多样复杂。
  • 定迁本中州:原本定居在中原地区。
  • 来南已殊邦:来到南方已经成为异邦之地。
  • 荒服:指边远地区的风俗和服饰。
  • 寸心那得降:心中的情感难以平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此诗是他在赣县道中旅行时,怀念友人晦庵所作。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赵蕃南行途中,表达了他对异乡风俗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贡江与章江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异乡风俗的深刻感受。诗中“悠悠异所见,俗变服亦庞”一句,既展现了南方风俗的多样性,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不安与思乡之情。后句“定迁本中州,来南已殊邦”进一步强调了作者身处异乡的孤独感,而“况此接荒服,寸心那得降”则深刻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无法平复的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行向可许,贡江与章江”:作者行走的方向,贡江与章江是赣江的两条主要支流,这里指作者行经的路线。
  • “悠悠异所见,俗变服亦庞”:所见之处遥远而不同,风俗变化,服饰也变得多样复杂。
  • “定迁本中州,来南已殊邦”:原本定居在中原地区,来到南方已经成为异邦之地。
  • “况此接荒服,寸心那得降”:更何况这里接近边远地区的风俗,心中的情感难以平复。

修辞手法:

  • 比喻:“悠悠异所见”中的“悠悠”比喻遥远、长久。
  • 对仗:“贡江与章江”中的“贡江”与“章江”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异乡风俗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身处异乡的孤独感和内心的无法平复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贡江与章江:指赣江的两条主要支流,象征着作者行经的路线。
  • 悠悠:形容遥远、长久,象征着作者对异乡的感受。
  • 俗变服亦庞:风俗变化,服饰多样复杂,象征着异乡的多样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贡江与章江”是指什么? A. 赣江的两条主要支流 B. 两条不同的河流 C. 作者的家乡 D. 作者的朋友

  2. 诗中“悠悠异所见”表达了什么意思? A. 作者对异乡的喜爱 B. 作者对异乡的陌生感 C. 作者对异乡的熟悉感 D. 作者对异乡的厌恶

  3. 诗中“寸心那得降”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作者的喜悦 B. 作者的平静 C. 作者的无奈 D. 作者的愤怒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杜甫《春望》: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

诗词对比:

  • 赵蕃《赣县道中有怀晦庵用江东日暮云为韵作五诗寄》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两者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但赵蕃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异乡风俗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赵蕃的诗歌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元日词其二·东宫阁 端午词·东宫阁 踏莎行 古瓦砚诗 燕归梁 上巳赐宴琼林与二府诸公游水心憩于西轩 蝶恋花 建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囊结尾的成语 有头有尾 丶字旁的字 素官 千秋人物 耳刀旁的字 遥遥在望 走之旁的字 军陈 潢池盗弄 至字旁的字 宝运 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除奸革弊 牛字旁的字 扁担星 残年暮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