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报谒徐大雅仁因以题赠三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7 08:58:17

诗句

好在东都孺子孙,壮年曾谒舍人门。

祇今此道同终少,君独深藏耻自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8:17

原文展示: 报谒徐大雅仁因以题赠三首 其一 赵蕃 〔宋代〕 好在东都孺子孙,壮年曾谒舍人门。祇今此道同终少,君独深藏耻自论。

白话文翻译: 他作为东都的贤良子孙,年轻时曾拜访过舍人的门庭。如今这种正直之道已经很少有人坚持,而你却深藏不露,羞于自我宣扬。

注释:

  • 东都:指洛阳,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之一。
  • 孺子:指贤良的子孙。
  • 舍人:古代官职名,这里指高官或贤人。
  • 此道:指正直、忠诚的道德准则。
  • 同终少:指坚持这种道德准则的人越来越少。
  • 深藏:指不轻易展示自己的才能或品德。
  • 耻自论:羞于自我宣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这首诗是他在拜访徐大雅时所作,表达了对徐大雅品德的赞赏和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拜访徐大雅时所作,通过对比徐大雅的品德和当时社会风气的变化,表达了对正直品德的赞赏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徐大雅品德的赞赏,反映了作者对正直、忠诚道德准则的推崇。诗中“好在东都孺子孙”一句,既表达了对徐大雅出身的赞美,也暗示了对其品德的认可。而“壮年曾谒舍人门”则进一步强调了徐大雅的贤良背景。后两句“祇今此道同终少,君独深藏耻自论”则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的变化,以及徐大雅坚守正直之道的难能可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正直品德的崇高敬意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好在东都孺子孙”:赞美徐大雅出身贤良,暗示其品德高尚。
  2. “壮年曾谒舍人门”:强调徐大雅的贤良背景,曾拜访过高官或贤人。
  3. “祇今此道同终少”:反映当时社会正直之道已经很少有人坚持。
  4. “君独深藏耻自论”:赞赏徐大雅深藏不露,羞于自我宣扬的品德。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徐大雅的品德和当时社会风气的变化,突出徐大雅的难能可贵。
  • 暗示:通过“好在东都孺子孙”暗示徐大雅的品德高尚。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正直、忠诚道德准则的推崇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通过赞赏徐大雅的品德,表达了对正直品德的崇高敬意和对社会风气变化的感慨。

意象分析:

  • 东都:象征着政治、文化的中心,暗示徐大雅的出身和品德。
  • 孺子:象征着贤良的子孙,强调徐大雅的品德。
  • 舍人:象征着高官或贤人,强调徐大雅的贤良背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东都”指的是哪个城市? A. 长安 B. 洛阳 C. 南京 D. 北京
  2. 诗中“舍人”指的是什么? A. 高官 B. 贤人 C. 学者 D. 商人
  3. 诗中“此道同终少”表达了什么意思? A. 这种道德准则已经很少有人坚持 B. 这种道德准则已经过时 C. 这种道德准则已经消失 D. 这种道德准则已经普及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泊船瓜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诗词对比:

  • 王安石《泊船瓜洲》与赵蕃《报谒徐大雅仁因以题赠三首 其一》: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感慨,但王安石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而赵蕃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正直品德的推崇。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赵蕃的诗作。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寓言三首 其三 寻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 枯鱼过河泣 送麹十少府 白鼻騧 醉后赠从甥高镇 金陵白杨十字巷 宴陶家亭子 游泰山六首 赠江油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楚管蛮弦 墙花路草 罗兰 秣马脂车 鳥字旁的字 山字旁的字 阜字旁的字 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保险人 飞土逐宍 沉洝浓郁 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不经事 不终之药 首字旁的字 畾落 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