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8: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8:27
原文展示:
当年紫马去长安,岂谓风尘早挂冠。
丛桂长谣明月夜,据梧清枕白云寒。
共思河朔诸贤饮,还问平原十日驩。
我醉欲为歌伏枥,恐令如意碎琅玕。
白话文翻译:
当年我骑着紫色的马去长安,谁能想到风尘仆仆,我就早早告别了官职。
在明月夜里,与丛桂共吟长歌,躺在梧桐树下,清冷的白云伴我入梦。
我和朋友们共饮河朔的酒,亦曾问起平原的十日欢愉。
我醉了,想要高歌一曲,但又担心好梦如意会变成碎琅玕。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世贞,明代诗人,生于1512年,卒于1590年,字贞卿,号太和,山西人。他以诗、文、词、曲等多方面的才华著称,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之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王世贞晚年,正值他因病归隐之时,表达了他对往昔岁月和友情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王世贞的《过故人赵参议饮时以病归》是一首抒发怀旧情感的诗作。全诗以回忆和感慨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与对当下生活的思考。诗的开篇描绘了年轻时骑马赴长安的情景,表现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接着,诗人在明月下与桂花共舞,构建了一个浪漫而又孤寂的意境,表现出对清幽生活的向往。此时的诗人,虽已归隐,却仍怀念与友人共饮的快乐时光,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诗人醉意朦胧,想要高歌,却又因现实的无奈而感到忧虑,反映出他内心的矛盾和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这不仅是一种对友情的怀念,更是对自己人生选择的深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王世贞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选择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紫马”象征什么?
A. 权贵与地位
B. 友谊与美好
C. 年轻理想
诗中“挂冠”指的是什么?
A. 辞官或退隐
B. 戴上帽子
C. 参加宴会
诗人对往昔的情感是:
A. 忘怀
B. 怀念与感慨
C. 愤怒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世贞与李白的作品都体现了对友情和理想的追求,但王世贞更显得细腻和感伤,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豪放与洒脱。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诗歌魅力。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