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3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31:11
步出夏门行四首 其四 龟虽寿
作者:王世贞
神龟支床,生理中绝。
不如刳肠,逝而见筴。
干霄之材,谥曰柽榉。
风雨飘飖,狐鸟托处。
纵生而雄,厥名丈夫。
安能百年,与饮食俱。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表达了龟虽然寿命长,但它的生理条件并不能与人类的精神追求相提并论。与其活着而不如在逝去中留下名声。高耸入云的木材,被称为柽榉,象征着高大和坚韧。即便在风雨飘摇的环境中,狐狸和鸟儿也有寄托之所。人虽生而为雄,名为男子,然而又怎能与饮食同享百年?因此,能在此刻高歌,抒发志向,实在是无比幸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世贞(1526-1590),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文学才华著称,尤其以诗词和散文见长。其作品往往蕴含哲理,关注人生的真谛。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多有忧患意识的时期。王世贞通过对龟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
此诗深刻而富有哲理,王世贞通过神龟的意象,探讨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诗的开头以“神龟支床”引入,寓意长寿的理想,但紧接着却提出了“生理中绝”,暗示长寿并不是唯一的追求,反而可能是生存的局限。接下来的“刳肠,逝而见筴”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强调了名声的重要性,甚至可以为了名声剖开自己的肠子,表现了对名声的极端追求。
同时,诗中提到“干霄之材,谥曰柽榉”,通过对高大树木的描绘,象征着卓越的品质和成就,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理想的向往。后面的“风雨飘飖,狐鸟托处”则展现了自然界的无常,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了生存环境的不稳定和人生的脆弱。
最后两句“安能百年,与饮食俱。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更是将全诗推向高潮,直面生存的本质,强调了人在短暂生命中应有的志向与追求。整首诗以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王世贞对生命与理想的思考,具有深远的启迪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寿命与名声、生命的价值进行探讨,强调追求理想与志向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神龟”象征什么?
A. 长寿
B. 智慧
C. 财富
诗人认为活百年与饮食有什么关系?
A. 重要
B. 无关
C. 必须
诗中“安能百年,与饮食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长寿的渴望
B. 对生命有限的思考
C. 对饮食的重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这种方式,读者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步出夏门行四首 其四 龟虽寿》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