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4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1:27
耻将官业竞前途,自爱篇章古不如。
一炷香新开道院,数坊人聚避朝车。
纵游藉草花垂酒,闲卧临窗燕拂书。
唯有明公赏新句,秋风不敢忆鲈鱼。
我羞于把官职视为前途的竞争,自然更爱古诗的篇章。
在新开的道院中,点燃一炷香,几个人聚在一起避开朝廷的车马。
我在草地上纵情游玩,喝着酒,悠闲地躺在窗前,燕子轻轻掠过书卷。
唯有您,明公,才会赏识我的新作,秋风来临时,我却不敢再想念鲈鱼的美味。
郑谷(约 842-899),字孟郊,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作品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著称。他的诗风多样,既有边塞之歌,也有田园诗,常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生活。
这首诗创作于郑谷晚年,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文学创作的热爱,表达了对清新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士人多追逐功名利禄,郑谷却选择了另一条道路,显示出他独特的个性与志向。
《献大京兆薛常侍能》是郑谷的一首颂扬文人雅趣的诗,诗中通过自我反思和生活观察,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冷淡与对文艺生活的热爱。全诗可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后半部分则描绘了悠闲的生活场景,二者形成鲜明对比。
在表达对官场的看法时,诗人以“耻”字开篇,直接表明了自己对仕途的态度,反映出一种对世俗名利的蔑视。他宁愿自爱古诗,说明了他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接着,诗人描绘了自己在道院中避开朝车,品酒读书的闲适生活,展现出一种恬淡悠然的心境。
尤其在“唯有明公赏新句,秋风不敢忆鲈鱼”一句中,诗人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和对美食的淡然,既是对文学的自信,也是对俗世诱惑的超脱。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唐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官场的厌倦与对文学生活的热爱,体现了郑谷追求精神自由与宁静的情感基调。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知音的渴望,展现出高洁的志趣与超脱的品格。
诗人对官业的态度是:
A. 热衷追求
B. 不屑一顾
C. 随意应对
D. 感到沮丧
诗中“唯有明公赏新句”中“明公”指的是:
A. 朝廷官员
B. 诗人的朋友
C. 文人雅士
D. 诗人的家人
诗中提到的“鲈鱼”象征着:
A. 美食的诱惑
B. 生活的富足
C. 诗人对名利的追求
D. 对生活的无奈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其情感更为激昂;而郑谷的诗则显得更加内敛与淡泊,反映出不同诗人对人生的理解与追求。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献大京兆薛常侍能》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