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3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35:32
田家 其二
作者:梅尧臣 〔宋代〕
草木绕篱盛,田园向郭斜。
去锄南山豆,归灌东园瓜。
白水照茅屋,清风生稻花。
前陂日已晚,聒聒竞鸣蛙。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田园的生机勃勃的景象。草木繁茂环绕着篱笆,田园的方向斜向城郭。农人出门去锄南山的豆子,归来时则为东园的西瓜浇水。清澈的水面映照着茅草屋,清风在稻花间轻轻吹拂。傍晚时分,田边的蛙鸣声此起彼伏,显得格外热闹。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白华,宋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诗和七言诗。他的作品大多反映田园生活,表现出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热爱。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生活的美好。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之时。诗人通过描写农村的日常生活,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崇尚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田家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农村的生机与和谐。诗的开头“草木绕篱盛,田园向郭斜”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田园景象,草木繁茂,构成了一个自然的屏障,给人以安全与温馨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去锄南山豆,归灌东园瓜”展现了农人的辛勤劳作,表现了他们与土地的密切关系。农人出门锄豆,回家浇水,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农事循环,体现了自然与人类劳动的和谐。
接下来的描写“白水照茅屋,清风生稻花”则营造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傍晚场景,清水映照着茅屋,清风中弥漫着稻花的香气,给人一种宁静的惬意感。诗的结尾“前陂日已晚,聒聒竞鸣蛙”则通过蛙鸣声带入了晚间的氛围,表现了自然界的生动与热闹。
整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和谐的向往,给人以深刻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场景,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乡村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简单、质朴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诗中的“去锄南山豆”主要描述了什么?
诗中“清风生稻花”说明了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了哪种动物的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