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舟中闻蛩》

时间: 2025-05-01 11:35:33

诗句

秋月满行舟,秋虫响孤岸。

岂独居者愁,当令客心乱。

展转重兴嗟,所嗟时节换。

时节不苦留,川涂行已半。

霜落草根枯,清音从此断。

谁复过江南,哀鸿为我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35:33

原文展示:

舟中闻蛩
秋月满行舟,
秋虫响孤岸。
岂独居者愁,
当令客心乱。
展转重兴嗟,
所嗟时节换。
时节不苦留,
川涂行已半。
霜落草根枯,
清音从此断。
谁复过江南,
哀鸿为我伴。


白话文翻译:

在秋月照耀的船上,孤零零的岸边传来秋虫的鸣叫。难道只有独自一人时才会感到忧愁吗?其实这也使得客人的心情变得纷乱不安。辗转反侧,不禁感叹,所感叹的就是时节的变换。时光不肯停留,河流已行走了一半。霜降之后,草根开始枯萎,清脆的虫鸣也从此断绝。究竟还有谁能再次渡过江南,只有悲哀的鸿雁伴我左右。


注释:

  • 秋虫:指秋季的昆虫,通常在夜间鸣叫,象征孤独和凄凉。
  • 岂独居者愁:难道只有独自一人时才会愁苦吗?
  • 展转重兴嗟:辗转反侧,不由得叹息。
  • 时节换:时光已变,季节交替。
  • 霜落草根枯:霜降后,草木开始凋零。
  • 哀鸿:指悲鸣的鸿雁,象征孤独和哀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香山,宋代著名诗人。他以诗歌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梅尧臣的诗风清新,语言简练,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舟中闻蛩》作于梅尧臣晚年,诗中描绘了他在舟中孤独的秋夜,心中惆怅的情感。正值秋季,诗人面对自然的变化,感受到时光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表现出对故乡和过往的怀念。


诗歌鉴赏:

《舟中闻蛩》是一首高度凝练且情感丰富的诗作。诗中通过描写秋月、秋虫和孤独的舟行,勾勒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愁。开篇以“秋月满行舟”引入,设置了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紧接着是“秋虫响孤岸”,虫鸣声与月光交融,增添了秋夜的意境,给人一种孤独的感受。

紧接着,诗人提出“岂独居者愁”,引发对孤独感的深思,连带着“当令客心乱”,表达了身处异地的游子心境,令人感同身受。诗中“展转重兴嗟”,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烦恼与叹息,反映出对时节变换的无奈与忧伤。

而“霜落草根枯”则是对生命短暂和自然规律的思考,草木凋零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无常。最后一句“谁复过江南,哀鸿为我伴”,更是将诗人的孤独感推向高潮,呼应了整首诗的主题,令人唏嘘不已。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命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月满行舟:描绘在秋夜,明月照亮满载的船只,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2. 秋虫响孤岸:孤独的岸边传来秋虫的鸣叫,增添了一种寂寥之感。
  3. 岂独居者愁:反问,难道只有独自生活的人才会感到忧愁吗?
  4. 当令客心乱:即使是身在他乡的游子,心中也会因思乡而感到迷乱。
  5. 展转重兴嗟:辗转反侧,感叹时光的流逝。
  6. 所嗟时节换:感叹季节的变迁,生命的无常。
  7. 时节不苦留:时光不会停留,带走了一切。
  8. 川涂行已半:河流的行程已经过半,暗示着人生的旅程。
  9. 霜落草根枯:霜降后,草木开始枯萎,象征着生命的凋零。
  10. 清音从此断:虫鸣声从此中断,象征着失去生机。
  11. 谁复过江南:感叹再无他人能够回到江南。
  12. 哀鸿为我伴:只有悲哀的鸿雁陪伴在侧,突显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哀鸿”,将鸿雁与孤独情感相联系。
  • 对仗:如“秋月满行舟,秋虫响孤岸”,前后对仗工整。
  • 拟人:虫鸣似乎在诉说,赋予秋虫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孤独感的深刻反思,表现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过往的追忆,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悲伤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月:象征宁静和孤独,代表着思索和内省。
  • 秋虫:象征孤独与凄凉,代表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 :象征着寒冷和凋零,暗示着生命的不可逆转。
  • 江南:象征着故乡和温暖的回忆,承载着诗人对过往的眷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岂独居者愁”的意思是? A. 只有独自生活的人才会感到忧愁
    B. 所有人都会感到愁苦
    C. 只有在秋天才会忧愁
    D. 只有居住在江南的人才会愁苦

  2. “霜落草根枯”这句诗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失落与凋零
    C. 兴奋与欢乐
    D. 忧伤与思念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生命的赞美
    B. 对孤独和时光流逝的感叹
    C. 对自然的歌颂
    D. 对友情的珍视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同样表现了孤独与思乡之情。
  • 杜甫《月夜忆舍弟》:通过对月的描写,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梅尧臣《舟中闻蛩》李白《静夜思》
    • 主题相似:两首诗均表达了孤独与思乡的情感。
    • 风格不同:梅尧臣更注重秋季的自然描绘,而李白则通过月亮直接抒发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梅尧臣诗文集》
  3. 《中国古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王都尉偶得耳疾 用过韵冬至与诸生饮酒 答陈述古二首 醉蓬莱·重九上君猷 元修菜(并叙) 次韵郑介夫二首 题潭州徐氏春晖亭 菩萨蛮(七夕) 岐亭五首(并叙) 太皇太后阁六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片字旁的字 鱼烂河决 包含田的成语 电视塔 楚弓遗影 病字头的字 劝誉 乘敌之隙 吞恨 一事未成 帆结尾的成语 口字旁的字 卜字旁的字 知遇之感 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拿下马来 马字旁的字 时训 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