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3:17: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17:17
京洛同逃酒,单袍跨马归。明朝各相笑,此分不为稀。公既参炉冶,予将事蕨薇。悲哀无以报,有涕向风挥。
在京城和洛阳一起逃避酒宴,我只穿着单薄的袍子骑马回家。明天大家都要相互嘲笑,这种分别并不稀奇。您已经参与了炉火与锻造的工作,我却将去采摘蕨菜。悲哀之情无以回报,只有泪水向风中挥洒。
诗中提到的“炉冶”可以与古代工匠的辛勤劳动联系在一起,象征着对生前友好的追忆与尊重。蕨菜则是古人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反映了朴素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天池,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现实生活的关注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梅尧臣对高平公的哀悼之际,反映了他对朋友逝世的深切怀念与悲痛。诗中既有对过往的回忆,也有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友谊与生命的珍视。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梅尧臣通过描写逃避酒宴的情景,映衬出内心的孤寂与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开头两句将诗人的情感与社会活动结合起来,既体现了对个人生活的关切,也反映了社会的冷暖。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对高平公的追忆,强调了逝者在生前的伟大与诗人对他追忆的诚恳。最后两句以“悲哀无以报”收束,表达了哀痛与无奈,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让读者感受到生离死别的沉重。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梅尧臣的抒情风格,还渗透着浓厚的人文关怀,展现了对友谊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是对友人逝去的悲痛与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京洛”指的是哪些地方?
“悲哀无以报”中的“报”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蕨薇”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梅尧臣的这首哀悼诗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但梅尧臣的诗更显得细腻与个人化,而杜甫的诗则更倾向于表达社会与历史的沉重感。两首诗在情感上都渗透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但表现方式各有风格,反映了各自的艺术追求与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