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9:42
席君从於洛城种金橘今秋始结六实以其四献开
—— 司马光 〔宋代〕
我在洛城种植金橘,经过了漫长的岁月与精心的呵护,今年秋天终于结出了六个果实,四个果实已开花结果。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闻名于世,文风简练,善于描绘生活中的细节。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繁荣,农业发展,诗人通过种橘的经历表达对生活的关注与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以种植金橘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体悟。诗中描绘了从种植到结实的过程,暗含了努力与耐心的主题。诗人以“弊居”自谦,体现了他谦逊的品格。金橘的生长过程从酸苦到最终结实,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希望的收获。
在诗中,种植金橘的行为不仅是对自然的依赖,更是对自身努力的体现。诗人通过对果实的描写,暗示了德行与成果的紧密相连,表现出一种因果关系——只有用心栽培,才能收获美好的果实。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态度的反思,给人以启发和思考,表现了司马光作为文人对生活的全面理解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种橘的经历,展现了努力与收获、德行与成果之间的关系,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及自然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金橘”象征什么?
诗人通过种植金橘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相比,司马光的这首诗更多地关注于个人的努力与耕耘,体现了不同的生活哲学。陶渊明强调的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而司马光则是对现实生活的认真反思与积极应对。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