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席君从於洛城种金橘今秋始结六实以其四献开》

时间: 2025-05-04 11:59:42

诗句

弊居橘亦自南移,爱护栽培费岁时。

前此实成酸苦甚,应由与德不相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9:42

原文展示

席君从於洛城种金橘今秋始结六实以其四献开
—— 司马光 〔宋代〕

白话文翻译

我在洛城种植金橘,经过了漫长的岁月与精心的呵护,今年秋天终于结出了六个果实,四个果实已开花结果。

注释

  1. 席君:指的是席君,即席子。这里可能是指一种种植方法或种植环境。
  2. 弊居:意为我所居住的地方,表达一种自谦的态度。
  3. 南移:意为将橘树移植到南方,象征着追求更好的生长环境。
  4. 酸苦:形容果实的味道,表示早期的成果不理想。
  5. :在这里可能是指栽培的技艺或德行,与果实的品质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闻名于世,文风简练,善于描绘生活中的细节。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繁荣,农业发展,诗人通过种橘的经历表达对生活的关注与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种植金橘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体悟。诗中描绘了从种植到结实的过程,暗含了努力与耐心的主题。诗人以“弊居”自谦,体现了他谦逊的品格。金橘的生长过程从酸苦到最终结实,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希望的收获。

在诗中,种植金橘的行为不仅是对自然的依赖,更是对自身努力的体现。诗人通过对果实的描写,暗示了德行与成果的紧密相连,表现出一种因果关系——只有用心栽培,才能收获美好的果实。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态度的反思,给人以启发和思考,表现了司马光作为文人对生活的全面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弊居橘亦自南移”:指出作者的居所与栽种的橘树,表达了种植的努力。
  • “爱护栽培费岁时”:说明了为了种植橘树所付出的时间和心血。
  • “前此实成酸苦甚”:回忆起早期结出的果实味道酸苦,体现了初期的艰辛。
  • “应由与德不相宜”:反思早期的结果与自身的德行不相符,暗示因果关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橘树的成长比作人生的经历,表现出对生活过程的思考。
  • 对仗:例如“实成酸苦甚”,表现出诗人的修辞技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种橘的经历,展现了努力与收获、德行与成果之间的关系,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及自然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金橘:象征着希望与丰收,经过努力终于获得的成果。
  2. 酸苦:代表着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强调努力过程中的困难。
  3. 岁时:指时间的流逝,隐喻人生旅途中的耐心与沉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橘”象征什么?

    • A. 努力的成果
    • B. 生活的烦恼
    • C. 自然的象征
    • D. 人生的无常
  2. 诗人通过种植金橘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自然的无奈
    • B. 对生活的思考
    • C. 对他人的羡慕
    • D.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桃花源记》——陶渊明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相比,司马光的这首诗更多地关注于个人的努力与耕耘,体现了不同的生活哲学。陶渊明强调的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而司马光则是对现实生活的认真反思与积极应对。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资治通鉴》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与次公夜酌 秋圃 秋山二首 疑露堂前紫薇花两株,每自五月盛开,九月乃 农家叹 明发西馆晨炊蔼冈四首 行路难五首 秋雨叹十解 其一 观雪二首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厢巡 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巛字旁的字 踏潮 高才硕学 山经 虎咽狼吞 西字头的字 余腥残秽 业字旁的字 耳刀旁的字 千胜将军 两点水的字 熟识 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劳形苦神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手指脚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