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谭仲修同年古意 其二》

时间: 2025-08-11 15:14:40

诗句

与君始结发,画妾蛾眉长。

妆成相媚悦,携手登华堂。

翘翘翠云冠,皎皎明月珰。

怜君抱美玉,三岁怀中藏。

拔我头上钗,珍珠十二行。

为君缀锦鞯,送君结客场。

铅华从此洗,寂寞掩幽房。

君看缕金裙,摺破双鸳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1 15:14:40

原文展示

与君始结发,画妾蛾眉长。
妆成相媚悦,携手登华堂。
翘翘翠云冠,皎皎明月珰。
怜君抱美玉,三岁怀中藏。
拔我头上钗,珍珠十二行。
为君缀锦鞯,送君结客场。
铅华从此洗,寂寞掩幽房。
君看缕金裙,摺破双鸳鸯。

白话文翻译

我与你初次结发,妆饰出妾妃的细眉长眼。
妆成之后相互妩媚,手牵手走入华丽的堂前。
翘翘的翠云冠,明亮的月光下显得分外妍丽。
怜爱你怀抱的美玉,三岁时便已藏于心间。
你拔下我头上的钗,十二颗珍珠闪耀光芒。
为你装饰华丽的鞍具,送你行走在客场。
从此我洗去铅华,寂寞掩藏在幽静的房间。
你看那缕金的裙子,双鸳鸯的图案被折破。

注释

  • 结发: 结发是古代女子成年后第一次盘发,象征成婚。
  • 蛾眉: 形容女子的眉毛如同蛾子般细长,表示美丽。
  • 华堂: 豪华的大厅,这里的“华堂”象征着美好的生活环境。
  • 翠云冠: 指女子的头饰,通常用绿松石或其他美石制成。
  • 明月珰: 珰是耳饰,与明月形容相映成趣,表示华美。
  • 美玉: 此处指的是珍贵的玉器,象征贵重和美好。
  • 铅华: 指妆容,古代常用铅粉化妆。
  • 缕金裙: 指用金线编织的华美裙子,象征豪华与富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德祖,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雅士云集的时代。他擅长古体诗,多以抒情和描绘日常生活为主,作品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感悟。

创作背景

《次韵谭仲修同年古意 其二》是孙德祖在与朋友谭仲修的诗歌交流中所作,反映了清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描绘。在那个时代,婚姻和爱情往往与社会地位和物质条件紧密相关,因此诗中充满了对理想爱情的美好憧憬。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描绘一对新婚夫妇的生活场景为主线,展现了古代女性的美丽与柔情。开头以“与君始结发”引出主题,表现出对爱情的珍视。诗中的语言清新而典雅,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女子的妆容和华服,体现出当时社会对女性美的追求。

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情感真挚,既有对爱情的甜蜜期盼,又夹杂着对未来生活的忧虑。尤其是最后几句“铅华从此洗,寂寞掩幽房”,展现了婚后生活的转变,表达了对爱情和人生的思考。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意象,使得整首诗的感情层次更加丰富,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未来不可知的淡淡忧伤。这样的情感交织,使得整首诗在清新中透着一丝凄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与君始结发:表达了两人初次结婚的美好。
  2. 画妾蛾眉长:描绘女子的妆容,显示出她的美丽。
  3. 妆成相媚悦:两人相伴,共同享受幸福的时光。
  4. 携手登华堂:手牵手走入豪华的大厅,象征着彼此的亲密关系。
  5. 翘翘翠云冠:女子的头饰,展现了她的华丽。
  6. 皎皎明月珰:耳饰的光辉映衬着她的美丽。
  7. 怜君抱美玉:表达对丈夫的珍爱与依恋。
  8. 三岁怀中藏:暗示感情的深厚与持久。
  9. 拔我头上钗:表现出夫妻间亲密的互动。
  10. 珍珠十二行:形容珍珠的珍贵,强调了爱情的珍稀。
  11. 为君缀锦鞯:为丈夫装饰美丽的鞍具,展现温柔的爱意。
  12. 送君结客场:表现出对丈夫出行的关心。
  13. 铅华从此洗:隐喻洗去妆容,回归真实的生活。
  14. 寂寞掩幽房:表达了婚后生活的孤独。
  15. 君看缕金裙:呼唤丈夫关注她的美丽。
  16. 摺破双鸳鸯:暗示生活中的不如意与困扰。

修辞手法

  • 比喻: 使用“蛾眉”、“明月珰”等比喻,增添了诗歌的艺术性。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例如“拔我头上钗,珍珠十二行”。
  • 排比: 通过排比句式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情感的层次。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对理想爱情的美好向往与现实生活的反思,表现了古代女性在爱情与生活中所承受的双重压力。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未来生活的不安。

意象分析

  • 蛾眉: 代表女性的美丽与娇弱,体现对女性美的追求。
  • 明月珰: 象征着纯洁与美好的爱情。
  • 美玉: 传递出珍贵与爱的象征意义。
  • 缕金裙: 代表华丽的生活,也暗示着物质与精神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与君始结发”指的是什么?

    • A. 结婚
    • B. 订婚
    • C. 初次相见
    • D. 友谊的开始
  2. “翘翘翠云冠”中的“翠云冠”指的是什么?

    • A. 头饰
    • B. 衣服
    • C. 鞋子
    • D. 手饰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理想爱情的描绘
    • B. 生活的苦涩
    • C. 战争与和平
    • D. 友谊的珍贵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对比孙德祖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二者虽然都有对生活的热爱,但孙德祖的诗更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而李白则展现出豪放的豪情。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同一主题下的不同风格与情感表现。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入门》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杂诗三首 杂诗三首 杂感六首 杂感六首 杂感六首 杂感六首 杂感六首 杂感六首 有邀余游中原者余以亲老辞王子贤未知来饯别 饮芝山分韵得草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揖的词语有哪些 齿字旁的字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日佣人 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钤的词语有哪些 飠字旁的字 閠字旁的字 退步抽身 卑躬屈膝 厂字头的字 密觇 半解一知 狗彘不若 掎裳连襼 反犬旁的字 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默哀 捱三顶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