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6:01:25
原文展示:
南浦蒹葭覆钓舟,草堂人去水空流。
凄凉烟月沧洲晚,憔悴霜风玉树秋。
身世百年同逆旅,功名两字等浮沤。
史臣异日书高洁,东汉严光是匹俦。
白话文翻译:
南浦的芦苇丛在钓鱼的小舟上摇曳,草堂里的人已去,水面显得空荡荡的。
凄凉的烟雾与月光交织在沧洲的黄昏,霜风吹拂,玉树在秋天显得格外憔悴。
我与身世百年如同在逆旅,功名这两个字不过是浮云泡沫。
将来史臣会为我书写高洁的品德,东汉的严光将是我最好的朋友。
注释:
- 蒹葭:即芦苇,生长在水边。
- 钓舟:钓鱼的小船。
- 草堂:指草屋,简陋的居所。
- 空流:形容水无人的孤寂,流淌而空荡。
- 凄凉:悲凉,冷清。
- 沧洲:意指水边的地方,带有一种广阔的意象。
- 憔悴:形容因风霜而显得衰弱。
- 逆旅:指旅途中的客栈,借指人生旅途。
- 浮沤:比喻功名如泡沫般不实。
- 史臣:指历史上的文人或官员。
- 严光:东汉时期著名的高洁之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龙,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主要以诗歌创作著称,风格多为抒情,表达个人情感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挽戴南湾》是对某位友人的悼念之作,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谊的珍视。作品中渗透着对自然风光的描写与人生哲理的思索。
诗歌鉴赏:
《挽戴南湾》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隐喻人生的无常与孤独。诗的开头,南浦的芦苇和空荡的水面,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仿佛在暗示友人已离去,留下的只有孤独的回忆。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用“凄凉烟月”和“憔悴霜风”描绘出秋天的冷清,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失落。
“身世百年同逆旅”,一句将人生比作旅途,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强调了人生的短暂与脆弱,而“功名两字等浮沤”更是将功名与世俗的追求视为泡沫,体现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漠。这种人生观在古代文人中并不罕见,常常表现出一种对高洁品德的追求。
最后,诗人提到“东汉严光”,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暗示自己的志向与追求,显示出一种对理想与真诚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邃,字句凝练,既有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与深邃的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浦蒹葭覆钓舟:南浦的芦苇丛覆盖着钓鱼的小舟,暗示着孤独与离别。
- 草堂人去水空流:草堂里的人已离去,水面空荡荡,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
- 凄凉烟月沧洲晚:在沧洲的黄昏,烟雾与月光交织,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 憔悴霜风玉树秋:霜风中的玉树显得憔悴,象征着时光流逝与生命的衰败。
- 身世百年同逆旅:人生如同在逆旅中漂泊,强调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 功名两字等浮沤:名利不过是浮云泡沫,表达对世俗成就的看淡。
- 史臣异日书高洁:将来史官会记载我的高洁品德,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
- 东汉严光是匹俦:以严光为榜样,暗示对友谊与志向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逆旅,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
- 对仗:如“凄凉烟月”和“憔悴霜风”,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拟人:描述自然景色时,赋予其情感,使读者更易产生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友人逝去的惋惜,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高洁理想的追求,体现了一种超脱的精神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浦:象征着江河湖海的宽广与深邃,暗示人生旅途的渺小。
- 蒹葭:代表孤独、柔弱的生命,反映诗人的内心情感。
- 草堂:象征着简朴与隐逸,体现诗人的高洁与追求。
- 烟月:代表一种模糊与不确定,映射人生的变化与无常。
- 霜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逆旅”指的是什么?
- A. 旅行中的旅馆
- B. 人生的旅途
- C. 逆向行驶的车辆
-
“功名两字等浮沤”的意思是?
- A. 功名是人生的目标
- B. 功名如泡沫般不实
- C. 功名无关紧要
-
东汉的严光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诗人的朋友
- B. 崇高的理想
- C. 世俗的名利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将进酒》:同样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但更侧重于豪情与对饮酒的热爱。
- 《春望》: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挽戴南湾》在情感基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