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2:22
作者: 张乔 〔明代〕
三五踏歌声,心知是郎过。侬倚白玉箫,楼上遥相和。
几个人在踏歌而唱,我心里明白是你经过。 我倚靠着白玉做的箫,楼上与我遥相呼应。
“踏歌”源于古代的歌舞活动,常用于节庆和欢庆的场合。诗中提到的“白玉箫”,在古代文学中常与清雅的音乐和文人雅士的生活方式相联系,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气质。
作者介绍: 张乔,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见长,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踏歌场景,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欢闻歌 其一》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欢乐的场景,诗人在歌声中感受到爱情的呼唤。诗的开头以“踏歌声”引入,生动地展现了人们欢快游玩的情景,带给读者一种愉悦的感受。紧接着,诗人透露出自己对“郎”的思念,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愁绪与期待。白玉箫的意象则增强了诗的优雅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纯真与高尚。通过“楼上遥相和”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与爱人之间的心灵默契,尽管相隔遥远,但情感依旧紧密相连。这种细腻的情感表现,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浪漫的氛围,令人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爱情的期待与思念,同时展现了欢快的生活场景,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心灵的契合。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