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2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23:09
感兴其四
十五游神仙,
仙游未曾歇。
吹笙吟松风,
泛瑟窥海月。
西山玉童子,
使我炼金骨。
欲逐黄鹤飞,
相呼向蓬阙。
在十五岁时,我就开始游历神仙,
那些神仙的游乐从未停止过。
我在松风中吹笙,吟唱,
在海边泛舟,窥视月光。
西山的玉童子,
让我炼就金刚之身。
我想要追逐黄鹤飞翔,
相互呼唤,向那蓬莱仙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李白一生游历各地,作品多描绘山水风光、抒发豪情壮志,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感兴其四》创作于李白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中。诗中体现了他对长生不老的渴望,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理想的豪情。
《感兴其四》是李白一首充满神秘色彩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逍遥自由生活的憧憬。开头的“十五游神仙”,即刻引入了一个追求长生的主题,展现了李白早年的理想和追求。接下来的描写,诗人通过“吹笙吟松风”和“泛瑟窥海月”两句,展现了他在自然中陶醉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西山玉童子”,象征着神秘和灵性的存在,李白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他渴望获得超凡脱俗的力量。“欲逐黄鹤飞,相呼向蓬阙”则展示了李白希望与神仙齐飞的愿望,蓬莱的仙境象征了他理想的归宿。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鲜明,李白以直白而富有音乐感的语言,展现了他对自由、理想和自然的热爱,传递出一种洒脱与豪情并存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自由和长生不老的追求,表现了李白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自然的热爱,揭示了他心中对超越尘世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想要追逐哪种生物?
诗中提到的“西山玉童子”象征什么?
“泛瑟窥海月”中的“泛瑟”是什么意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