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古风其二十三》

时间: 2025-05-02 06:06:51

诗句

秋露白如玉。

团团下庭绿。

我行忽见之。

寒早悲岁促。

人生鸟过目。

胡乃自结束。

景公一何愚。

牛山泪相续。

物苦不知足。

得陇又望蜀。

人心若波澜。

世路有屈曲。

三万六千日。

夜夜当秉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6:51

原文展示

秋露白如玉。团团下庭绿。我行忽见之。寒早悲岁促。人生鸟过目。胡乃自结束。景公一何愚。牛山泪相续。物苦不知足。得陇又望蜀。人心若波澜。世路有屈曲。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露水洁白如玉,圆润地落在庭院的青草上。我走着走着,忽然看见了这一幕,心中感到深深的悲伤,岁月的流逝让人感到寒冷而短促。人生就像鸟儿一闪而过,何必自己给自己画上句号?景公真是愚笨,牛山上的泪水不断流淌。人们痛苦却不知足,总是得陇望蜀。人心就像波澜起伏,世间的道路曲折而漫长。三万六千个日子,每晚都要点燃蜡烛。

注释

字词注释

  • 秋露:秋天的露水。
  • 白如玉:形容露水洁白如玉。
  • 寒早:寒冷的早晨。
  • 悲岁促:感叹岁月匆匆而过。
  • 鸟过目:比喻人生短暂。
  • 胡乃自结束:何必自己给自己划上句号。
  • 景公:指春秋时期的景公,因愚笨而受到批评。
  • 牛山泪:指牛山的泪水,象征悲伤。
  • 得陇又望蜀:形容人们贪得无厌。
  • 三万六千日:指人生的漫长岁月。

典故解析

  • 景公:春秋时期的景公,以愚昧著称,常被用来警示人们对人生的无知。
  • 得陇望蜀:出自《后汉书·冯异列传》,形容人们对财富的贪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常常表现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白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与人生困惑之际,表达了对人生短暂、追求无尽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露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悟。开篇用“秋露白如玉”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恬静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我行忽见之”,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连,显示出对生命流逝的深切感受。接下来的几句更是直接点出人生的短暂与无常,特别是“人生鸟过目”,生动地比喻人生如同飞鸟一般转瞬即逝。

诗中提到的“景公一何愚”,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批评,更是对人性贪婪的反思。诗人通过“牛山泪相续”这一意象,传达出对人世间悲伤与无奈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表现了李白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世事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露白如玉:秋天的露水洁白如玉,给人以清新之感。
  2. 团团下庭绿:露水聚集在绿草上,景象生动。
  3. 我行忽见之:诗人在行走中突然看到这一美景,暗示了对自然的敏感。
  4. 寒早悲岁促:感受到早晨的寒冷,内心感到岁月匆匆。
  5. 人生鸟过目:比喻人生短暂,像鸟儿一瞬即逝。
  6. 胡乃自结束:问为何要自己给人生画上句号。
  7. 景公一何愚:批评景公的愚笨,象征对人生的无知。
  8. 牛山泪相续:牛山上的泪水象征着悲伤,表达对人生无奈的感慨。
  9. 物苦不知足:人们对物质的追求永无止境。
  10. 得陇又望蜀:贪心的表现,总是想要更多。
  11. 人心若波澜:人心情绪如波涛起伏。
  12. 世路有屈曲:人生道路曲折不平,充满挑战。
  13. 三万六千日:暗指人生的漫长岁月。
  14. 夜夜当秉烛:每晚都要点燃蜡烛,象征对生活的坚持与努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人生鸟过目”,将人生比作鸟儿,生动形象。
  • 拟人:如“人心若波澜”,赋予人心以波澜起伏的特征。
  • 对仗:如“得陇又望蜀”,通过对仗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露、人生短暂、贪婪及生命无常的描绘,表达了李白对人生的深刻哲思,反映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物质欲望的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秋露:象征生命的短暂与清新。
  2. 白玉:代表纯洁与珍贵。
  3. 牛山泪:象征人生的悲痛与无奈。
  4. :象征人们对物质的贪婪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牛山泪”是用来象征什么?

    • A. 幸福
    • B. 悲伤
    • C. 忘却
    • D. 愤怒
  2. 填空题:诗中“人生鸟过目”比喻了__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得陇又望蜀”是指人们对物质的满足。(对/错)

答案

  1. B
  2. 人生短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李白 vs. 杜甫:李白的诗歌多表现豪放与奔放,而杜甫的诗则更为沉郁与现实,二者在情感表达与主题选择上形成鲜明对比。李白侧重于个人情感的宣泄,杜甫则关注社会现实与人间疾苦。

参考资料

  • 《李白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上大明皇帝 不赴召有述 雨后云林图 杀虎行 无题效商隐体四首 无题效商隐体四首 钱塘怀古率堵无傲同赋 大明铙歌鼓吹曲十三篇 小万户射虎行 赵公子舞剑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有气没力 大分 反文旁的字 立刀旁的字 德被八方 片帮 结核 黄字旁的字 包含离的词语有哪些 断断续续 包含誓的成语 田字旁的字 你知我知 工字旁的字 一百八十度 天知地知 宽以待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