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程、刘二侍郎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

时间: 2025-08-04 08:05:10

诗句

安西幕府多材雄,喧喧惟道三数公。

绣衣貂裘明积雪,

飞书走檄如飘风。

朝辞明主出紫宫,银鞍送别金城空。

天外飞霜下葱海,火旗云马生光彩。

胡塞清尘几日归,

汉家草绿遥相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4 08:05:10

原文展示:

送程、刘二侍郎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
作者: 李白

安西幕府多材雄,
喧喧惟道三数公。
绣衣貂裘明积雪,
飞书走檄如飘风。
朝辞明主出紫宫,
银鞍送别金城空。
天外飞霜下葱海,
火旗云马生光彩。
胡塞清尘几日归,
汉家草绿遥相待。

白话文翻译:

安西幕府人才济济,
热闹非凡,只有三位公卿在谈论。
绣衣貂裘如白雪般耀眼,
飞书和公文如同风中飘动。
早晨告别明主走出紫禁城,
银色马鞍送别,金城却显得空荡。
天边飞雪降落在葱郁的海边,
火旗和云马闪耀着光彩。
胡人塞外清尘几日归,
汉家的草地已是遥遥在等待。

注释:

字词注释:

  • 安西幕府:指安西都护府,设于西域,负责边防和统治。
  • 绣衣貂裘:绣花的衣服和貂皮大衣,象征高贵和威严。
  • 飞书走檄:形容公文和信件迅速流转。
  • 银鞍:指华丽的马鞍,象征送别的隆重。
  • 火旗云马:象征军队的力量和气势。

典故解析:

  • 明主:指的是唐朝的皇帝,诗中对皇帝的尊称,表现了诗人对统治者的敬仰。
  • 胡塞:指边疆的少数民族,诗中提及他们可能与汉朝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李白以其豪放飘逸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李白的游历生涯中,时值国家需要人才,诗人通过送别朋友来表达对国家前途和边疆安定的关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语言,描绘了安西幕府的壮丽与人才的济济,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诗的开头部分通过“安西幕府多材雄”展现出安西幕府的盛况,接着以“绣衣貂裘明积雪”描绘出送别者的华丽,暗示着所送之人的地位与尊荣。李白在诗中运用意象丰富的描写,展现出了一幅送别的生动画面。

“朝辞明主出紫宫”一联描绘了送别场景的庄重,暗示出离别的不舍,而“银鞍送别金城空”则透露出一种空旷和孤独的感觉,增强了情感的深度。后面几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幻,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愁绪,表现了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整首诗围绕着离别与期盼展开,情感真挚且深邃,体现了李白对友人深情的送别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安西幕府多材雄:安西的幕府中人才济济,显示出其重要性。
  • 喧喧惟道三数公:热闹的场景中,只有三位公卿在讨论,突显出其特殊地位。
  • 绣衣貂裘明积雪:展现送别者的华丽服饰,形成鲜明的对比。
  • 飞书走檄如飘风:形象地描绘公文的快速流转,象征紧急事务。
  • 朝辞明主出紫宫:早上告别皇帝,表明离别的正式。
  • 银鞍送别金城空:银色马鞍的华丽与金城的空旷形成对比,表达离别的孤寂。
  • 天外飞霜下葱海: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暗含离别的伤感。
  • 火旗云马生光彩:象征军队的气势与力量。
  • 胡塞清尘几日归:期待胡人归来,表现对国家安定的期盼。
  • 汉家草绿遥相待:汉族的草原绿意正浓,象征着对未来的美好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飞书走檄”比喻信息的迅速传递。
  • 对仗:整首诗中,句对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使用自然景象(如霜、海、草绿)来反映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送别及对未来的期待,反映了李白对社会与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安西幕府:象征着国家的边疆与安全。
  • 绣衣貂裘:象征权力与地位。
  • 火旗云马:象征军队的力量与荣耀。
  • 天外飞霜:象征离别的伤感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安西幕府多材雄”中的“雄”指的是什么? A. 英俊
    B. 雄伟
    C. 优秀
    D. 强大

  2. 诗中提到的“飞书走檄”主要是指什么? A. 书信
    B. 公文
    C. 战书
    D. 诗歌

  3. “胡塞清尘几日归”中“胡塞”指的是哪一民族? A. 汉族
    B. 胡人
    C. 藩地
    D. 其他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与杜甫的作品在主题和风格上有显著差异。李白偏重于个体的自由与豪情,杜甫则更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两者的诗作都在不同层面上反映了唐代的社会风貌,展现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 《李白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梅花 阮客旧居 诗二首 其二 见志诗二首 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 西铭 望江南(观棋作) 沁园春(用伍先生韵呈元规) 洞仙歌 金丹诗四十八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里字旁的字 一呼再喏 温清定省 未开头的成语 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变易 不可估量 识想 作奸犯科 建之底的字 低头丧气 包含躁的成语 四海皆兄弟 疋字旁的字 同字框的字 包含瞋的词语有哪些 伤风败化 两头三面 釆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