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2:07
豆子山,打瓦鼓。扬平山,撒白雨。下白雨,取龙女。织得绢,二丈五。一半属罗江,一半属玄武。
这首诗描绘了豆子山上打瓦鼓的场景,扬平山上撒下细雨。细雨如同龙女般降临,织成五丈长的绢绸。这绢绸一部分归于罗江,一部分归于玄武。
“龙女”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代表美丽与灵动,可能隐喻自然之美和人间的情感连接。罗江和玄武可能具有地理或神话背景,象征着水的流动和生命的源泉。
本诗作者为佚名,属于隋代。隋代是一个短暂而重要的历史时期,其文学作品多受前朝影响,兼具古典韵味。
此诗产生于一个特定的文化背景,可能与农业、节庆或地方民俗有密切关系,表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绵州巴歌》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地方特色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开头的“豆子山,打瓦鼓”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似乎能听到山间的鼓声和自然之音,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氛围。这种音乐感在整个诗中贯穿始终,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接下来的“扬平山,撒白雨”描绘了细雨轻洒的场景,给人一种温柔的感受,象征着生命的滋润。诗中提到的“龙女”则进一步升华了这种意象,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
最后几句“织得绢,二丈五”则将诗歌的意象引向具体的物品,绢的细腻与优雅与前面的自然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暗示了生活中的美好与艺术的结合。而“一半属罗江,一半属玄武”则在空间上划分了地域,体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
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自然情感,既有细腻的描写,又有深刻的意象,展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诗中提到的“龙女”象征什么?
A. 劳动者
B. 美丽与灵动
C. 自然的力量
“织得绢,二丈五”中的“二丈五”指的是什么?
A. 花草的高度
B. 织物的长度
C. 山的高度
诗中“豆子山,打瓦鼓”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欢快
C. 沉思
《绵州巴歌》与李白的《静夜思》都是对自然的描写,但前者更加注重地方特色和生活情景,而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