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6:28
拜命金瓯贵,征车竹使专。
共迎丞相旆,还是孝廉船。
应象三台外,降心一叟前。
尧天从汝阔,佛日傍吾偏。
取适难为境,贪闲亦碍禅。
报君从此后,随分太平年。
我在这里恭敬地接受了命令,金瓯的地位显赫,征途上车马如竹,专心致志。
大家一起迎接丞相的旌旗,实际上还是孝廉的船只。
应该像三台星那样遥远,心中向往着那个年长的智者。
尧天的气象因你而宽广,佛日的辉煌在我身旁显得独特。
想要追求适合的境地,贪图安闲反而妨碍了禅意。
从今往后,我将以太平的年华来报答你。
作者介绍:王世贞,明代诗人,字季子,号元驭,江苏常州人。以才华横溢而闻名,擅长诗词及文论,其作品多反映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明代,正值王世贞对时局的关注和对友人的惜别之情,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本诗通过对比与象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未来的期许。开篇以“拜命金瓯贵,征车竹使专”引入,展示了诗人对命运的接受与对责任的担当。紧接着提到“丞相旆”,进一步引出对政治生活的思考,显现出诗人对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
在后面的意象中,“尧天”和“佛日”分别象征着理想的社会和精神追求,显示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渴望。而“取适难为境,贪闲亦碍禅”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方式的反思,认为追求安逸与适应环境之间存在矛盾。
最后一句“随分太平年”将全诗的情感升华,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太平盛世的希望,充满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深情告别。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和象征等修辞手法。通过“尧天”和“佛日”两个意象的对比,强调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对命运的接受、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开,展现了诗人对社会责任的思考与对个人理想的执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金瓯”指的是什么?
A. 金色的瓯器
B. 国家、政权的象征
C. 一种美食
“尧天”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个人理想
B. 太平盛世
C. 智慧的启示
“贪闲亦碍禅”表达了什么观点?
A. 追求安逸是好的
B. 安逸会妨碍精神追求
C. 禅意是生活的全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世贞与杜甫的作品都展现了对社会责任的思考,但王世贞更多地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而杜甫则侧重于对现实困境的反映,体现了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