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6:19
夷犹竟韶景,窈窕此山阿。
越女兴犹剧,夕阴将奈何。
攀藤龂纤指,蹑草涴轻罗。
石碍莲双朵,泥沾玉一窝。
翻然欲飞渡,终是怯凌波。
这首诗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的矛盾感受。诗的开头提到韶光美景依然如故,山的轮廓如同美女一般婀娜多姿。越女的情绪依旧激昂,但是夕阳西下,心中感到一丝无奈与忧愁。接着,诗人描写自己轻盈地攀爬藤蔓,轻踏草地,仿佛穿着轻薄的罗衣。接下来,石头阻碍着两朵莲花,泥土沾染了美玉。最后,诗人想要勇敢地渡水,然而却终究对波涛感到怯懦。
王世贞(1526-1590),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以细腻、清新见长,常常融入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与深刻感受。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游览时写成,诗人游历于山水之间,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内心的复杂情感。他的作品往往反映了对生活、自然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山水间的美丽景色,传达了诗人对美的感叹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头两句通过“韶景”和“山阿”的对比,展现了自然之美的永恒与人事的变迁,使人感受到一种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用“攀藤”和“蹑草”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轻盈而又脆弱的生命状态,仿佛在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渴望。最后几句的“翻然欲飞渡,终是怯凌波”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想要勇敢追求但又被现实所困的复杂心情。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莲花”、“玉”等,象征着美好与纯洁,而“泥沾”则暗示了对这些美好事物的不可避免的损害。诗中隐含的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哲理的深度和情感的共鸣。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无奈的感慨,表现了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与思考。
诗中提到的“越女”指的是:
A. 美丽的女子
B. 一种植物
C. 诗人的朋友
D. 一位神仙
“泥沾玉一窝”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 美好的事物受到了损害
B. 诗人玩泥巴
C. 玉石的价值
D. 诗人喜欢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