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5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7:00
再用前韵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休论今昨总皆非,世味诚甘与我违。
蜀道虽如履平地,杜鹃终劝不如归。
三冬自苦坐毛颖,一梦微官陪尉飞。
夜久南枝翻倦鹊,茫茫月白众星稀。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和现在人生的反思,以及对生活的感慨。诗人认为不必再谈论过去和现在的种种,世间的滋味与自己相违。他在蜀道上行走,尽管路途平坦,但杜鹃鸟也劝他还是回家为好。冬天他在寒冷中独自坐着,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在小官的位置上与同僚一起飞翔。夜深了,南边的树上鸟儿疲倦地翻动,而皎洁的月光下星星显得稀少而渺茫。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君璧,号石湖,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范成大是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和个人情感为题材。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与民族危机的背景下,诗人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对人生经历的感慨和对归属感的渴望。
这首《再用前韵》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与感慨。诗中开头就以“休论今昨总皆非”引导读者进入一种对世事的淡泊态度,似乎对世间的纷纷扰扰不再关心。接着提到“蜀道虽如履平地”,这是对蜀道艰难的反转式描绘,说明即使路途再平坦,内心的归属感依然缺失。
“杜鹃终劝不如归”,这句诗意境悠远,杜鹃鸟的叫声传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提醒人们在外漂泊久了,终究要回归故土。接下来的“冬自苦坐毛颖”,则将诗人置于一个寒冷孤寂的环境中,暗示着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夜久南枝翻倦鹊”,描绘了夜深时分南边树上喜鹊的倦态,这一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孤独,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疲惫与迷茫。最后“茫茫月白众星稀”则用月光与星空的对比,增强了诗中孤寂的气氛,仿佛在说即使是万物皆在,自己却依然感到无比孤独。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与个人感受相结合,构成了一幅孤独而深沉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与心灵的归属追寻。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归属感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思乡怀旧的情怀。
诗中提到的“杜鹃”主要象征什么?
A. 快乐
B. 思乡
C. 忍耐
答案:B
“蜀道虽如履平地”这句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旅途的轻松
答案:B
诗人通过何种方式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A. 描绘自然景色
B. 讲述个人经历
C. 引用古典典故
答案:A
比较范成大的《再用前韵》和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表达了对孤独的感受,但范成大更侧重于对生活的反思与归属感的渴望,而李白则更多体现了一种洒脱与洒脱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