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三月四日骤暖》

时间: 2025-05-02 19:40:52

诗句

日脚融晴晚气暄,睡余初觉薄罗便。

如何柳絮沾泥处,暖似槐阴转午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40:52

原文展示:

日脚融晴晚气暄,
睡余初觉薄罗便。
如何柳絮沾泥处,
暖似槐阴转午天。

白话文翻译:

阳光透过云层,晚上的气温变得温暖,
刚刚醒来,感觉身上的薄被还很舒服。
怎么会有柳絮落在泥土的地方呢,
这暖意就像槐树下的阴影一样,转眼间就到了中午。

注释:

  • 日脚:指日头的光辉或阳光。
  • 融晴:融化的晴天,形容天气晴和温暖。
  • 睡余:睡醒之后。
  • 薄罗:薄的蚊帐或轻薄的被褥。
  • 柳絮:指柳树的絮状花絮,春天时随风飘扬。
  • 沾泥处:沾染在泥土上的地方。
  • 槐阴:槐树的阴影,形容夏日时的凉爽。

典故解析:

此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描写春天的气候变化与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春暖花开的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石湖,江苏常熟人。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及田园诗,作品融自然与人文,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季,描绘了三月初的暖阳,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的喜悦和对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正值春天万物复苏,诗人通过细腻的感受,反映出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诗歌鉴赏:

《三月四日骤暖》以四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春日初暖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与感受。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天气的变化与个人的感受,"日脚融晴晚气暄",形象地捕捉到了阳光透过云层,气温逐渐回暖的时刻,给人以温暖与舒适的感觉。后两句则转向自然的细节,"如何柳絮沾泥处",不仅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也通过柳絮的飘落传达了春天的轻松与慵懒。整首诗在景与情的交融中,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与向往,令人感受到了一种生活的美好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日脚融晴晚气暄:描绘了春日傍晚的温暖阳光,展现了天气的变化。
  2. 睡余初觉薄罗便:诗人刚刚醒来,感受到薄被的温暖,表现出一种轻松的生活状态。
  3. 如何柳絮沾泥处:感叹春日里飘落的柳絮落在泥土上,带有一丝惆怅与自然的细腻。
  4. 暖似槐阴转午天:将春日的暖意与槐树下的阴凉相比较,突显了温暖的舒适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温暖比作槐树的阴影,生动形象地传达了温暖的感觉。
  • 对仗:前后两句在结构上相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表达了温暖、舒适的生活情感,透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阳光:象征温暖、希望和生机。
  • 柳絮:代表春天的轻盈与自然的无常。
  • 槐阴:传达出夏日的凉爽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柳絮”是指什么? a) 柳树的叶子
    b) 柳树的花絮
    c) 柳树的枝干
    答案:b

  2.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冬天的怀念
    b) 对春天的赞美
    c) 对秋天的思考
    答案:b

  3. 诗中“槐阴”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凉爽与舒适
    b) 暴风雨的来临
    c) 秋天的悲凉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夜喜雨》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对比范成大的《三月四日骤暖》和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范成大更注重个人的感受与自然的细腻描绘,而白居易则在春景之中蕴含了离别的情感,对比两者的风格与主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不同理解与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诗词基础知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台湾吟 其六 台湾吟 其五 台湾吟 其四 台湾吟 其三 台湾吟 其二 台湾吟 其一 登文昌阁 喜迁莺 百字令 寿老妻八十 以上二首见麟原后集卷十 喜迁莺 代人作,送镏宰考满,并迁新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虫字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冷灰爆豆 成帮结队 竹杖成龙 手字旁的字 不分胜败 地平天成 困阻 声歌 风疾 泼做 被开头的成语 爿字旁的字 鱼字旁的字 附翼攀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