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登岘亭怀孟生》

时间: 2025-05-01 19:22:36

诗句

岘山自高水自绿,后辈词人心眼俗。

鹿门才子不再生,怪景幽奇无管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22:36

原文展示:

岘山自高水自绿,
后辈词人心眼俗。
鹿门才子不再生,
怪景幽奇无管属。

白话文翻译:

岘山本身高耸,水流清澈碧绿;
而后辈的词人却心地庸俗。
鹿门的才子早已不复存在,
这幽静奇异的景象,无人能够描绘。

注释:

  • 岘山:指的是岘山,位于今陕西省,因其景色秀丽而闻名。
  • 后辈词人:指后来的诗人,意指当代的词人。
  • 鹿门:指的是鹿门山,传说中指的是隐士所居之处,唐代的才子王维曾居于此。
  • 怪景幽奇:指的是那些奇特而幽静的风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施肩吾是唐代的一位诗人,字子云,号肩吾,晚年隐居于华山。他的诗风受王维影响,崇尚自然,作品多描写山水,常表现出深厚的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晚年,反映了他对当时文学风气的失望与对古人之怀念。诗中表达了对当代词人庸俗的批评,以及对昔日才子的追忆。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描绘岘山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当代文人心态的失望。开头的“岘山自高水自绿”展现了自然的壮美,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而随后的“后辈词人心眼俗”则是一种强烈的对比,暗示了现代文人在精神和艺术追求上的低劣。这里的“鹿门才子”代表了那些曾经才华横溢的诗人,如王维,他们的光辉已不复存在,令人倍感惋惜。最后一句“怪景幽奇无管属”,更是表达了对当前无人能够描绘这种美景的无奈与孤独感。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对比手法,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对艺术的追求。诗人似乎在呼唤,呼唤那些热爱自然、追求真理的文人再现,而不是沉迷于表面的浮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岘山自高水自绿:岘山的高度及其周围水域的清澈,描绘出一幅优美的自然画面,给人以视觉的享受。
  • 后辈词人心眼俗:通过对比,表现出后辈词人缺乏追求精神,心灵的庸俗与自然之美的对立。
  • 鹿门才子不再生:提到鹿门的才子,暗示曾经的辉煌已不复存在,增强了怀念的情感。
  • 怪景幽奇无管属:表现出对奇特的自然风景无人能够描绘的惋惜,体现诗人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对比:自然的美与人心的庸俗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象征:岘山和鹿门分别象征着自然与文化的高峰,诗人对二者的向往与失落在此得以体现。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当代文人庸俗心态的批判,透过怀旧情感,展现出对失去的才华和精神追求的追忆与呼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岘山:象征自然之美和精神的高尚。
  • :象征纯洁和清新。
  • 鹿门才子:象征才华与文化的辉煌,令人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岘山的水流是什么颜色?

    • A. 清澈的蓝色
    • B. 碧绿的颜色
    • C. 浑浊的黄色
  2. 诗中提到的“鹿门才子”指的是?

    • A. 现代的诗人
    • B. 古代的才子
    • C. 一位隐士
  3. 诗人对后辈词人的评价是?

    • A. 崇高
    • B. 庸俗
    • C. 朴实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施肩吾的诗更加强调对当代文人的失望,而王维则是描绘了自然的恬静和诗人的内心世界。两首诗在风格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均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出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施肩吾生平及其作品分析相关文献。

相关查询

说洄溪招退者(在州南江华县) 夜宴石鱼湖作 酬孟武昌苦雪 登殊亭作 演兴四首。讼木魅 引极三首。怀潜君 漫歌八曲。将牛何处去二首 农臣怨 贼退示官吏 石鱼湖上醉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鼎字旁的字 假途灭虢 深仇重怨 穴宝盖的字 浑头浑脑 富贵他人合 讨乞 偃革为轩 丶字旁的字 盼睇 鹿字旁的字 赏罚黜陟 诤詐 收旗卷伞 包含鞭的成语 飠字旁的字 包含践的成语 包含髀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