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2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27:22
别后几重阳,停云渺帝乡。
登高同节序,垂老各行藏。
夕鸟安庭树,秋光照野塘。
何时问幽寂,岁杪正冰霜。
分别后又过了几次重阳节,停留的云彩渺渺如同帝王的故乡。
登高的时候同庆节序,年老时各自隐匿。
傍晚的鸟儿安栖在庭院的树上,秋天的阳光照耀着田野的塘水。
何时才能询问那幽静之处,岁末时节正值冰霜。
此诗在情感上,蕴含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开篇以“别后几重阳”引出时间的流逝,重阳节作为团聚的日子,因分别而显得更加沉重。接着,诗人通过“停云渺帝乡”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向往与渺茫感受,显得情绪更加浓烈。中间部分“登高同节序”,既有节日的欢愉,又昭示着个人的孤独与无奈。随着夕鸟归巢和秋光映照,诗人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景象融合,展现出一种宁静的美。最后以“何时问幽寂,岁杪正冰霜”收尾,既是对未来的渴望,又是对现状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本诗通过对重阳节的回忆与对时光流逝的反思,表达了对故乡和亲友的思念,映射出人生的孤独与无常。
“别后几重阳”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思念
C. 愤怒
“夕鸟安庭树”中的“夕鸟”象征什么?
A. 归属
B. 离别
C. 新生
诗中的“岁杪正冰霜”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寒冷的天气
B. 生命的无常
C. 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