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王舍人罢两浙宪赴阙》

时间: 2025-05-04 06:01:52

诗句

上阁还旌节,明廷觐冕旒。

清溪倾绮席,蠹简压归舟。

远俗今无讼,闲田亦有秋。

公期论爵赏,当拜富民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01:52

诗词名称: 送王舍人罢两浙宪赴阙

作者: 林逋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上阁还旌节,明廷觐冕旒。
清溪倾绮席,蠹简压归舟。
远俗今无讼,闲田亦有秋。
公期论爵赏,当拜富民侯。


白话文翻译:

在高阁上迎接他的归来,朝廷上他将会见皇帝的冕旒。
清澈的溪水倾洒在华丽的席子上,虫子压坏了归航的小舟。
远方的风俗如今没有争讼,闲置的田地也迎来了秋天。
他将在公期中讨论封爵的赏赐,应该恭敬地拜见富裕的乡侯。


注释:

字词注释:

  • 上阁:指在高处的阁楼,迎接归来的王舍人。
  • 旌节:旌旗和节杖,象征官职和权力。
  • 冕旒:皇帝的冠冕,象征至高无上的地位。
  • 清溪:指清澈的溪水。
  • :倾泻,倾洒。
  • 蠹简:虫蛀的书简,形容舟上的书籍受损。
  • 远俗:远方的风俗习惯。
  • 公期:公事的时间,指讨论官职的时刻。
  • 富民侯:富有的地方官,象征权贵。

典故解析:

  • 此诗提到的“冕旒”象征着对皇权的尊重和对官员的礼遇,反映了当时宰相对地方官员的关注。
  • 诗中提到的“闲田亦有秋”,反映了农村的宁静生活和丰收的季节,暗喻安定的社会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号梅溪,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优美见长,尤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隐士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林逋送别朋友王舍人时,王舍人刚刚完成在两浙的任职,准备回朝廷。诗中反映了对王舍人前途的美好祝愿,同时也隐喻了对社会安定与和平的向往。


诗歌鉴赏:

《送王舍人罢两浙宪赴阙》以清雅的笔调描绘了一个官员归朝的场景,蕴含了对友人的深情祝愿和对社会安宁的期盼。全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第一句“上阁还旌节”即以高阁迎接王舍人的归来,表达对其成就的肯定。

第二句“明廷觐冕旒”则把目光转向朝廷,暗示王舍人将会受到朝廷的重视与赏识。接下来的“清溪倾绮席”描绘了一幅清幽秀美的自然图景,既是对归途的描写,也象征着内心的宁静。在此之后,诗人提到“远俗今无讼”,表现出国家的安定与和平,展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画面。

最后两句“公期论爵赏,当拜富民侯”意在祝福王舍人能够在朝廷中获得应有的荣誉和地位,强调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期许。整首诗情感浓厚,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国家前景的希望,展现了林逋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上阁还旌节:高阁上重新悬挂起了旗帜,象征王舍人的归来与荣耀。
  2. 明廷觐冕旒:王舍人将在朝廷上见到皇帝,代表着他即将获得的荣誉。
  3. 清溪倾绮席:清澈的溪水倾洒在华丽的席子上,展现归程的美好与宁静。
  4. 蠹简压归舟:虫蛀的书简压在归航的小舟上,暗示王舍人在任职期间的辛劳与困扰。
  5. 远俗今无讼:如今地方风俗和谐,几乎没有争讼,体现了社会的安定。
  6. 闲田亦有秋:闲置的田地也到了丰收的季节,象征着安定的生活。
  7. 公期论爵赏:即将到来的公事中将讨论封爵和赏赐,暗示王舍人将在朝中获得重视。
  8. 当拜富民侯:希望他能恭敬地拜见富裕的地方官,代表着对权贵的尊重。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清溪倾绮席,蠹简压归舟”,构成了和谐的对比。
  • 意象:通过自然意象如“清溪”、“闲田”,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国家安定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和谐的关注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位与荣耀。
  • 冕旒:皇权与权威的象征。
  • 清溪:纯净与宁静的自然意象。
  • 闲田:丰收与安定生活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冕旒”象征什么?

    • A. 农田
    • B. 皇权
    • C. 友情
    • D. 自然
  2. 诗中“远俗今无讼”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乡村的厌恶
    • B. 对社会安宁的赞美
    • C. 对官员的批评
    • D. 对友人的怀念
  3. 诗中提到的“清溪”暗示了什么?

    • A. 归途的艰辛
    • B. 自然的美好
    • C. 社会的动荡
    • D. 个人的孤独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林逋的《送王舍人罢两浙宪赴阙》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体现了对友人的关怀与祝福,但林逋更侧重于社会的安定与和谐,而杜甫则通过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晨起 陈将军哀词 不欺斋 病起写怀 病后 半山寺 跋钟山赋二首 岸帻 望茅山六言三首 其二 望茅山六言三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占为己有 诸姑 湔雪 引狼拒虎 修隙 包含先的成语 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乱祸 黑字旁的字 采字旁的字 容貌 苦不堪言 靣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乚字旁的字 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铭的成语 一脉亲承 高谈雄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