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一百五歌》

时间: 2025-08-06 14:06:00

诗句

山民岁时事莽卤,犹知拜扫一百五。

平明士女出城闉,黄土冈前列尊俎。

箬包粉饵蒸野蔬,富家烹羊贫荐鱼。

日暮肩舆踏风雨,江乡人家无犊车。

插花饮酒山边市,醉后歌声动邻里。

南人闻歌笑相寻,北人闻歌泪满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6 14:06:00

原文展示:

一百五歌 山民岁时事莽卤,犹知拜扫一百五。 平明士女出城闉,黄土冈前列尊俎。 箬包粉饵蒸野蔬,富家烹羊贫荐鱼。 日暮肩舆踏风雨,江乡人家无犊车。 插花饮酒山边市,醉后歌声动邻里。 南人闻歌笑相寻,北人闻歌泪满襟。

白话文翻译:

山区的居民虽然对节令不太讲究,但仍知道在“一百五”这天进行祭扫。 清晨,男女士人走出城门,在黄土冈前摆设祭品。 用箬叶包裹的粉饵蒸煮野菜,富人家煮羊肉,穷人家则供奉鱼。 傍晚时分,人们肩扛轿子在风雨中行走,江边的乡村人家没有牛车。 在山边的集市上插花饮酒,醉后歌声传遍邻里。 南方人听到歌声笑着相互寻找,北方人听到歌声则泪流满面。

注释:

字词注释:

  • 莽卤:粗陋,不讲究。
  • 一百五:指清明节前后的一个特定日子,具体日期因地区而异。
  • 平明:清晨。
  • 城闉:城门。
  • 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具,这里指祭品。
  • 箬包:用箬叶包裹。
  • 粉饵:用米粉制成的食品。
  • 荐鱼:供奉鱼。
  • 肩舆:轿子。
  • 犊车:牛车。
  • 山边市:山边的集市。
  • 邻里:邻居。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述清明节祭扫的习俗和不同地区人们的反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此诗描绘了清明节祭扫的习俗和不同地区人们的情感反应。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情感表达。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会进行祭扫活动,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敬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明节祭扫的场景,展现了不同社会阶层和地区人们的生活习俗和情感表达。诗中,“山民岁时事莽卤,犹知拜扫一百五”一句,既表达了山区居民对节令的不讲究,又强调了他们对传统习俗的尊重。“平明士女出城闉,黄土冈前列尊俎”描绘了清晨人们出城祭扫的情景,而“箬包粉饵蒸野蔬,富家烹羊贫荐鱼”则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祭扫方式。最后,“南人闻歌笑相寻,北人闻歌泪满襟”一句,通过南北人的不同反应,深刻地表达了人们对传统习俗的不同情感体验。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清明节祭扫习俗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多样性和人们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民岁时事莽卤,犹知拜扫一百五。
    • 山区居民对节令不太讲究,但仍知道在“一百五”这天进行祭扫。
  2. 平明士女出城闉,黄土冈前列尊俎。
    • 清晨,男女士人走出城门,在黄土冈前摆设祭品。
  3. 箬包粉饵蒸野蔬,富家烹羊贫荐鱼。
    • 用箬叶包裹的粉饵蒸煮野菜,富人家煮羊肉,穷人家则供奉鱼。
  4. 日暮肩舆踏风雨,江乡人家无犊车。
    • 傍晚时分,人们肩扛轿子在风雨中行走,江边的乡村人家没有牛车。
  5. 插花饮酒山边市,醉后歌声动邻里。
    • 在山边的集市上插花饮酒,醉后歌声传遍邻里。
  6. 南人闻歌笑相寻,北人闻歌泪满襟。
    • 南方人听到歌声笑着相互寻找,北方人听到歌声则泪流满面。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富家和贫家的祭扫方式进行对比,展现了社会阶层的差异。
  • 拟人:“日暮肩舆踏风雨”中的“踏风雨”赋予了肩舆以人的动作,增强了形象感。
  • 对仗:“南人闻歌笑相寻,北人闻歌泪满襟”中的对仗,突出了南北人的不同情感反应。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明节祭扫的习俗和不同地区人们的情感反应,展现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多样性。诗中通过对富家和贫家的对比,反映了社会的不平等,而南北人的不同反应则表达了人们对传统习俗的不同情感体验。整首诗强调了传统习俗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对这些习俗的尊重和传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民:代表朴素的山村生活。
  • 一百五:代表清明节祭扫的传统习俗。
  • 黄土冈:代表祭扫的地点,象征着朴素和自然。
  • 箬包粉饵:代表朴素的祭品,象征着节俭和传统。
  • 肩舆:代表人们出行的方式,象征着辛劳和风雨无阻。
  • 插花饮酒:代表节日的欢乐和庆祝。
  • 南人、北人:代表不同地区的文化和情感表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一百五”指的是什么节日? A. 端午节 B. 清明节 C. 中秋节 D. 春节
  2. 诗中提到的“箬包粉饵”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A. 米粉 B. 面粉 C. 豆粉 D. 玉米粉
  3. 诗中描述的“南人闻歌笑相寻,北人闻歌泪满襟”反映了什么? A. 南北人的饮食习惯不同 B. 南北人的情感表达不同 C. 南北人的服饰风格不同 D. 南北人的居住环境不同

答案:

  1. B. 清明节
  2. A. 米粉
  3. B. 南北人的情感表达不同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牧《清明》:描绘清明时节的景象和人们的活动。
  • 王安石《元日》:描写春节的喜庆气氛和传统习俗。

诗词对比:

  • 张耒的《一百五歌》与杜牧的《清明》都描绘了清明节的习俗,但张耒的诗更注重社会阶层和地区差异的展现,而杜牧的诗则更注重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张耒诗集》

相关查询

梦中和人梅诗山礬韵 试院口占二绝 刘后溪和雁湖即事诗十绝见示次韵 其三 送郎丞之桐城 中秋秭妇岸下 又敬和还家 和开之社日 送游考功将漕夔门七绝 次及甫入峡杂咏·钓鱼石翁 送游考功将漕夔门七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食字旁的字 现化 名门右族 义无他顾 生伦 太岁头上动土 舌枪唇剑 花茸 鬯字旁的字 西字头的字 宝盖头的字 屈己待人 包含喻的词语有哪些 竞新斗巧 長字旁的字 子结尾的成语 攻苦食淡 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