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2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20:13
原文展示:
阴阴画暮映雕栏,一缕微香宝篆残。 寒食园林三月近,落花风雨五更寒。 筝调宝柱弦初稳,酒满金壶饮未干。 明日踏青郊外去,绿杨门巷系雕鞍。
白话文翻译:
傍晚时分,画中的暮色映照在精美的栏杆上,一缕淡淡的香气从残留的宝篆中飘出。 寒食节即将到来,园林中的景色已接近三月的春光,落花在风雨中飘零,五更时分感到寒冷。 筝的调子刚刚稳定,宝柱上的弦也刚刚调整好,金壶中的酒还未饮尽。 明天将去郊外踏青,绿杨掩映的门巷中系着精美的马鞍。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创作于寒食节前夕,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节日的期待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创作背景: 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古人有在这一天禁火寒食、祭扫坟墓的习俗。张耒的这首诗通过对寒食节前夕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节日的氛围和个人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寒食节为背景,通过对暮色、香气、园林、落花等意象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郁的春日氛围。诗中“阴阴画暮映雕栏”一句,以画暮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昏暗景象,而“一缕微香宝篆残”则通过嗅觉的描写,增添了诗的层次感。后两句“寒食园林三月近,落花风雨五更寒”则通过对时间和自然景象的转换,表达了节日的临近和春寒料峭的感受。结尾的“明日踏青郊外去,绿杨门巷系雕鞍”则预示着节日的活动,展现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郊游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寒食节前夕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节日的氛围和个人的情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即将到来的节日的期待。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宝篆”指的是什么? A. 香炉中的香篆 B. 书写的篆书 C. 宝剑的装饰 D. 宝塔的雕刻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 A. 清明节 B. 寒食节 C. 端午节 D. 中秋节
诗的结尾预示了什么活动? A. 祭扫坟墓 B. 踏青郊游 C. 赏花饮酒 D. 弹筝听曲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和杜甫的《寒食》都是以寒食节为背景的诗作,可以与张耒的这首诗进行对比,分析不同诗人对同一节日的不同表达和情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