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2:01
送杨志仁宪副之山东
李东阳
歇马长安坐晓凉,
忆君曾接旧鹓行。
北来宫殿千门月,
东去关山满路霜。
柳氏家传唐训法,
班生世有汉文章。
竹林花径经年别,
应向春宵梦玉堂。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长安休息时的清晨凉意,回忆起与朋友杨志仁相聚的往事。北方的月光照耀着宏伟的宫殿,而向东去的路上,关山满是霜冻的景象。诗中提到柳氏家族传承的唐代法度和班固的汉代文章,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最后,作者感慨与志仁在竹林花径的别离,希望在春夜的梦中重聚于玉堂之中。
李东阳(1496-1554),字仲明,号东阳,明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相结合,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此诗作于李东阳为送别友人杨志仁赴山东之际,表达了对好友的思念与祝福,蕴含着离别的惆怅与对未来重聚的期盼。
李东阳的《送杨志仁宪副之山东》是一首情感真挚的送别诗,开篇以“歇马长安坐晓凉”引入,既描绘了长安清晨的凉意,又为后文的思念奠定了基调。诗中回忆与朋友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通过“忆君曾接旧鹓行”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怀念。
接下来的诗句以宏伟的宫殿和严寒的关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展现了诗人对北方壮丽景色的赞美,又隐含了朋友赴任的艰辛与不易。后半部分提及柳氏与班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推崇与学习,显示出诗人的博学与情怀。最后,竹林花径的意象与“春宵梦玉堂”的愿景,仿佛在诉说着即使身处不同的地方,真挚的友情依然会在梦中重聚。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词句,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友谊的珍贵与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李东阳作为明代诗人的深厚文化素养与人文关怀。
整首诗反映了对友谊的珍惜,表达了对朋友未来的祝福与期待,体现了李东阳对传统与文化的尊重,展现出深厚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柳氏家传”指的是哪个朝代的法度?
“春宵梦玉堂”中“玉堂”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