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8:29
江柳阴,江水深,钓船不到江之心。
江心风高浪相激,纵使鱼多不易得。
钓丝只在江边垂,得鱼无鱼心自怡。
有时投竿把书读,残阳渐红江转绿。
有时沽酒醉风前,沙鸥忘机相对眠。
人生富贵那足羡,好似春鸿与秋燕。
江柳阴,江水深,钓船不到江之心。
江边的柳树投下阴影,江水深邃,钓船却无法到达江心。
在江心处风高浪急,即使鱼很多也不容易捕到。
钓丝只在江边垂落,得鱼与否心中自然欢愉。
有时我投竿的同时读书,残阳西下,江水渐染绿色。
有时我在风中喝酒醉倒,沙鸥无忧无虑地相对而眠。
人生的富贵何必羡慕,就像春天的鸿雁和秋天的燕子一样。
江边的柳树投下阴影,江水深邃,钓船却无法到达江心。
陈继,明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由的向往。
《渔父辞》创作于明代,反映了诗人对渔夫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描绘钓鱼的闲适情景,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与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渔父辞》以钓鱼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学的独到理解。开篇的“江柳阴,江水深”,营造了一个宁静而深邃的自然环境,设定了整首诗的基调。接下来的描写通过钓鱼活动,表现了在自然中寻求内心宁静的乐趣。诗中提到“得鱼无鱼心自怡”,强调了心态的重要性,流露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诗人在描绘景色时,运用“残阳渐红江转绿”这样的细腻意象,不仅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还传达了自然美的瞬息万变。最后一句“人生富贵那足羡”,更是将诗歌的主题推向了高潮,反映了诗人对世俗荣华的超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心灵的自由与宁静,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和丰富情感的佳作。
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诗人通过钓鱼的隐喻,反思人生的意义,展现了对物质富贵的淡泊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渔父辞》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陈继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得鱼无鱼心自怡”表达了什么态度?
A. 对物质的追求
B. 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C. 对世俗的羡慕
D. 对生活的迷茫
诗中提到的“江心风高浪相激”反映了什么?
A. 钓鱼的简单
B. 自然的美丽
C.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D. 人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