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渔父辞》

时间: 2025-05-04 11:58:29

诗句

江柳阴,江水深,钓船不到江之心。

江心风高浪相激,纵使鱼多不易得。

钓丝只在江边垂,得鱼无鱼心自怡。

有时投竿把书读,残阳渐红江转绿。

有时沽酒醉风前,沙鸥忘机相对眠。

人生富贵那足羡,好似春鸿与秋燕。

江柳阴,江水深,钓船不到江之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8:29

原文展示

江柳阴,江水深,钓船不到江之心。
江心风高浪相激,纵使鱼多不易得。
钓丝只在江边垂,得鱼无鱼心自怡。
有时投竿把书读,残阳渐红江转绿。
有时沽酒醉风前,沙鸥忘机相对眠。
人生富贵那足羡,好似春鸿与秋燕。
江柳阴,江水深,钓船不到江之心。

白话文翻译

江边的柳树投下阴影,江水深邃,钓船却无法到达江心。
在江心处风高浪急,即使鱼很多也不容易捕到。
钓丝只在江边垂落,得鱼与否心中自然欢愉。
有时我投竿的同时读书,残阳西下,江水渐染绿色。
有时我在风中喝酒醉倒,沙鸥无忧无虑地相对而眠。
人生的富贵何必羡慕,就像春天的鸿雁和秋天的燕子一样。
江边的柳树投下阴影,江水深邃,钓船却无法到达江心。

注释

  • 江柳阴:江边的柳树投下的阴影。
  • 江水深:江水的深度,这里暗指环境的宁静。
  • 钓船不到江之心:钓船无法到达江中心,象征着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无法抵达的遗憾。
  • 纵使鱼多不易得:即使鱼很多,但由于风浪,捕捞依然困难。
  • 心自怡:心中自得其乐,并不在乎是否得鱼。
  • 残阳渐红江转绿:夕阳西下,江面呈现出红色与绿色交融的美丽景象。
  • 春鸿与秋燕:春天的鸿雁和秋天的燕子,象征着自由和洒脱的人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继,明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由的向往。

创作背景

《渔父辞》创作于明代,反映了诗人对渔夫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描绘钓鱼的闲适情景,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与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诗歌鉴赏

《渔父辞》以钓鱼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学的独到理解。开篇的“江柳阴,江水深”,营造了一个宁静而深邃的自然环境,设定了整首诗的基调。接下来的描写通过钓鱼活动,表现了在自然中寻求内心宁静的乐趣。诗中提到“得鱼无鱼心自怡”,强调了心态的重要性,流露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诗人在描绘景色时,运用“残阳渐红江转绿”这样的细腻意象,不仅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还传达了自然美的瞬息万变。最后一句“人生富贵那足羡”,更是将诗歌的主题推向了高潮,反映了诗人对世俗荣华的超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心灵的自由与宁静,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和丰富情感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柳阴,江水深:描绘了江边的宁静景象,柳树的荫凉和深邃的江水。
  2. 钓船不到江之心:意指钓船无法深入江心,暗示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3. 江心风高浪相激:在江心,风浪交激,捕捞鱼类非常困难。
  4. 纵使鱼多不易得:即使鱼很多,捕捞依然不易,反映了钓鱼的艰辛。
  5. 钓丝只在江边垂:钓丝仅在江边垂落,暗示简单的生活方式。
  6. 得鱼无鱼心自怡:得与失不再是关键,心中自得其乐。
  7. 有时投竿把书读:在钓鱼的时候,偶尔还会读书,享受悠闲时光。
  8. 残阳渐红江转绿:夕阳西下,江水的色彩变化,描绘了美好的自然景色。
  9. 有时沽酒醉风前:在微风中喝酒,享受无忧的状态。
  10. 沙鸥忘机相对眠:沙鸥无忧无虑地在江边相对而卧,反映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11. 人生富贵那足羡:生活中的富贵不值得羡慕,强调了对内心自由的向往。
  12. 好似春鸿与秋燕:将人生理想与春鸿秋燕的自由相提并论,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的富贵比作春鸿和秋燕,突出其短暂与自由。
  • 拟人:沙鸥“忘机”体现了自然的惬意与无忧。
  • 对仗:如“得鱼无鱼心自怡”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诗人通过钓鱼的隐喻,反思人生的意义,展现了对物质富贵的淡泊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柳: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江水:深邃而流动,象征着时间和生命的流逝。
  • 钓船:代表着追求理想与自由的生活方式。
  • 残阳: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美好的瞬间。
  • 沙鸥:象征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渔父辞》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陈继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得鱼无鱼心自怡”表达了什么态度? A. 对物质的追求
    B. 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C. 对世俗的羡慕
    D. 对生活的迷茫

  3. 诗中提到的“江心风高浪相激”反映了什么? A. 钓鱼的简单
    B. 自然的美丽
    C.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D. 人生的快乐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渔歌子》——张志和
  • 《江雪》——柳宗元

诗词对比

  • 《渔父辞》与《渔歌子》: 两首诗均以渔夫为题材,但《渔父辞》更注重内心的哲思和对生活的态度,而《渔歌子》则更加强调自然的美丽与渔夫的生活情趣。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鹧鸪天 鹧鸪天二首 其二 鹧鸪天 鹧鸪天 赴兰州飞机中 鹧鸪天四首 其三 鹧鸪天 为朱氏小妓绣莲赋三首 鹧鸪天 次姜御史韵 鹧鸪天·宴罢中秋恰四朝 鹧鸪天 其七 春感集杜 鹧鸪天 池梅疏萼点缀小春采香成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买卖不成仁义在 浑然无知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攴字旁的字 高字旁的字 不得其门而入 合关 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阜字旁的字 卤字旁的字 天灸 力字旁的字 和气生财 上医医国 漂母进饭 匠思 讲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