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0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2:51
清晓朦胧古渡头,烟中人语橹声柔。
云五色,蜃成楼。鸡鸣日出似罗浮。
在清晨的朦胧时分,古老的渡口显得格外迷人,烟雾中传来轻柔的人声和橹声。
五彩的云彩宛如大楼,鸡鸣声中,日出仿佛在罗浮山上。
“蜃”在古代神话中是一种能够变幻的生物,常被用来形容梦幻或虚幻的美景。“罗浮”则是道教文化中著名的仙山,象征着理想的归宿与超脱的境界。诗中提到的“鸡鸣日出”暗示着清晨的开始,给人一种生机与希望的感觉。
蒲寿宬(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诗作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及人文情感。其作品常展现出对乡土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代。蒲寿宬通过描绘晨曦下的渡口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宁静美好的向往。
这首诗以清晨的渡口为背景,通过柔和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人们生活的宁静。开头的“清晓朦胧古渡头”便给读者营造出一个静谧而朦胧的环境,仿佛置身于晨雾之中。接着,“烟中人语橹声柔”描绘了人们在渡口轻声交谈和划船的场景,给人以温暖和亲切感。诗中的“云五色,蜃成楼”则通过奇幻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与幻境的交融,使人感受到一种超脱现实的美感。最后的“鸡鸣日出似罗浮”,则通过比喻将日出与理想境界相提并论,表现了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意象丰富,寓意深远,让人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清晨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活宁静与美好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蜃成楼”中的“蜃”指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可以将蒲寿宬的这首诗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进行对比,两首诗都描绘了清晨的美景,但蒲寿宬更侧重于宁静的生活场景,而李白则强调了旅途的壮丽与豪情。两者在意境与情感上有着不同的侧重,展现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