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6: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6:50
渔父
作者: 严嵩 〔明代〕
沧洲渔父人不识,日暮移舟烟水寂。
沙头野饭暂维稍,蓬里天凉自吹笛。
笛声嘹喨度江门,荻花枫叶满秋村。
溪边云月长相待,世上功名安足论。
在沧洲的渔父无人识得,日落时分他划舟而行,烟波浩渺,显得宁静无声。
在沙滩上暂时吃点野饭,蓬草丛中秋风送爽,他自得其乐地吹着笛子。
笛声悠扬穿过江门,芦苇花和枫叶装点着满村的秋色。
溪边的云与月长久相伴,世间的功名又有什么值得去争论的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世上功名安足论”表达了一种对功名利禄的淡薄态度,反映了道家和隐士文化的思想,强调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作者介绍:
严嵩(1480年-1559年),字惟中,号仲明,明代著名政治家、诗人。他在政治上曾任高官,但因权谋之术而备受争议。严嵩的诗词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常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渔父》创作于明代,正值严嵩政治生涯的高峰期。此诗表达了他对渔父那种超然物外、追求自然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内心对功名利禄的厌倦与反思。
《渔父》通过描绘渔父的生活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反思。诗的开头,渔父在无人识得的沧洲上,日暮时分,舟行于烟水之间,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诗人以“沙头野饭暂维稍”写渔父的生活,表现出一种朴素自然的生活情趣。在蓬草间,自然的凉风和悠扬的笛声交织,进一步传达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
“笛声嘹喨度江门,荻花枫叶满秋村”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音律与景色交融,展示出一种和谐美好。最后两句“溪边云月长相待,世上功名安足论”则是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明诗人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体现出一种哲学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功名的淡薄,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功名利禄的淡薄,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渔父》是哪位诗人的作品?
A. 李白
B. 杜甫
C. 严嵩
D. 白居易
诗中“世上功名安足论”表达了什么态度?
A. 追求功名
B. 对功名的淡薄
C. 对财富的渴望
D. 对名利的羡慕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在哪个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代诗词的文化背景、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