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9:25
长安秋望
作者: 杜牧 〔唐代〕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长安城,楼阁依靠在霜冻的树木外,天空清澈得没有一丝云彩。南山与秋天的色彩相映成趣,气势磅礴,彼此辉映,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南山”作为自然景观,常在古诗中象征高耸与稳定。此外,霜树与秋色的结合,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与深刻感受。
作者介绍: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樵夫,晚唐著名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风格和讽刺犀利的诗作而闻名。他的诗多反映社会现实,常表现出对政治时局的关注。
创作背景:此时正值晚唐,国家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忧虑与思考,寄情于秋天的长安,映射了对社会现状的感慨。
杜牧的《长安秋望》是一首描写秋季长安的诗作,通过高楼与霜树的对比,展现了秋天的冷清与壮美。诗中“镜天无一毫”描绘出秋天天空的澄澈,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南山则在诗中与秋色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高远与辽阔的气势。
整首诗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震撼,更在情感上引发读者对秋天的思考。秋季本是丰收的季节,却也暗藏着萧瑟与孤寂。杜牧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他对长安秋天的深情与思念,同时也隐喻了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长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现实的思考,体现了孤独与壮美的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天空是怎样的?
“南山与秋色”中的“秋色”主要指什么?
杜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