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2:49
八声甘州 不得彊村先生起居
作者:陈洵 〔清代〕
渐流红去远怕看春,江南古离忧。
况青芜萧索,瑶华珍重,欲寄无由。
又是清明近也,旧火一时收。
城角余寒恋,凄恻如秋。
准拟随花追步,倩谢堂燕客,密意绸缪。
对东风无语,迷路梦中休。
雨潇潇吴娘歌苦,但市园依旧接枫稠。
人间世此心安处,莫问渔舟。
渐渐流走的红色花瓣让我不敢再去看春天,江南的古老离愁愈发沉重。
更何况青苔萧条,瑶华虽珍重,但又无法寄托我的心情。
清明节又快到了,旧火已经不再燃烧。
城角的余寒让我怀恋,凄凉的情景如同秋天的萧瑟。
我打算随着花瓣的飘落而追逐,恳请谢堂的燕子带去我的密意。
面对东风我无话可说,在梦中迷路而停留。
细雨潇潇,吴娘的歌声苦涩,但市场的园子依旧与浓密的枫树林相接。
人世间,心安之处便是归宿,无需去问那渔舟何在。
作者介绍:
陈洵,清代诗人,生平不详,所作多以抒情见长。其诗风纤细而富有情感,常借景抒怀,传达内心的忧愁与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明时节,诗人因季节变换而感受到春天的流逝和内心的孤独,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八声甘州 不得彊村先生起居》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通过对春天、清明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全诗以“渐流红”开头,暗示着春天的流逝,诗人因无法再看春而感到伤感,进一步引出对往昔的追忆。诗中多次提及“青芜”、“瑶华”,不仅描绘了自然的景象,更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整首词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例如“城角余寒恋,凄恻如秋”,通过秋天的意象进一步加深了内心的凄凉感。此外,“倩谢堂燕客,密意绸缪”则表达了对情感寄托的渴望,寄情于燕子,象征着诗人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最后一句“人间世此心安处,莫问渔舟”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强调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才是人生的归宿,无需过多纠结于外界的浮华与变幻。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内心情感的追寻,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渐流红”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花瓣
B. 秋天的落叶
C. 夏天的阳光
D. 冬天的雪花
“倩谢堂燕客,密意绸缪”中的“燕”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爱情
C. 思念
D. 事业
诗中提到的清明节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喜悦
C. 愤怒
D. 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八声甘州》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首词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李清照的词更侧重于女性的柔情,而陈洵的词则体现出一种深沉的思考与哲理。
推荐书目: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八声甘州 不得彊村先生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