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4:11
作者: 姚合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晓看楼殿更鲜明,
遥隔朱栏见鹿行。
武帝自知身不死,
教修玉殿号长生。
清晨时分,看那华清宫的楼殿更加鲜明。
远远隔着朱红的栏杆,能看到鹿在悠然行走。
汉武帝自知自己不会死去,
于是命人修建了玉殿,称之为“长生”。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注重发展经济与文化,追求长生不死的传说在历史上广为流传。华清宫是他为追求长生而建的宫殿,传说中有许多关于其与神仙、长生不死的故事。
姚合,字景晖,唐代诗人,生于公元约公元780年,卒年不详。他的诗风清新,往往描绘自然风光和人们的生活情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本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安定,文人墨客之间相互交流频繁,诗人常常以游览名胜古迹、感受自然风光为题材,表现个人情感和理想。
《晓望华清宫》这首诗描绘了华清宫的晨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氛围。开篇“晓看楼殿更鲜明”以清晨的光线为背景,诗人用“鲜明”二字形容华清宫的楼殿,既表现出晨光下建筑的美丽,也暗含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慨。接着“遥隔朱栏见鹿行”,使人感受到一种自然的生机与宁静,鹿的悠闲映衬出诗人对生活的向往与感慨。
最后两句提及汉武帝,诗人通过对武帝修建玉殿的描述,反映了对长生的追求以及对历史的反思。“自知身不死”的哲理思考,带有一种对时间和生命的深沉理解。整首诗在描写华清宫美景的同时,融入了历史的厚重感与个人的哲学思考,令人感慨不已。
整首诗表达了对华清宫美景的赞美,反映了历史上汉武帝对长生的追求,以及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呈现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自然的美好。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美
B. 历史与追求长生
C. 皇权的象征
“遥隔朱栏见鹿行”中的“鹿”象征什么?
A. 权力
B. 生机与自然
C. 长生
诗中提到的武帝是哪个朝代的皇帝?
A. 唐
B. 汉
C. 宋
与《长恨歌》相比,《晓望华清宫》更侧重于描绘自然美景和历史感,而《长恨歌》则集中于爱情与历史的交错。两者都展现了唐代诗人的情感与理想,但在主题和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