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1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10:10
《秋日送方干游上元》
作者:曹松 〔唐代〕
天高淮泗白,料子趋修程。
汲水疑山动,扬帆觉岸行。
云离京口树,雁入石头城。
后夜分遥念,诸峰霜露生。
天高气爽,淮河和泗水显得洁白,
我料想你正朝着那修筑的道路前行。
汲水时仿佛山在移动,扬帆时感到岸边在滑行。
云在京口的树木间飘离,雁群飞入石头城。
在后夜的宁静中,我遥想你,
各个山峰上已生出了霜露。
作者介绍:曹松,唐代诗人,生平不详,创作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风景和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描绘了秋日的自然景色与旅行的情景,反映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秋日送方干游上元》是一首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思念之情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淮河和泗水的清澈、秋天的高远天空,营造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在这样的秋日里,诗人寄情于山水,表达了对友人方干的思念。
诗的前四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呈现出秋天的美丽。开头的“天高淮泗白”一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色,又暗示了心境的开阔。接下来的“汲水疑山动,扬帆觉岸行”则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展现了旅行过程中的细腻感受。诗人在取水时感受到山的移动,扬帆时感到岸边在滑动,这不仅是对景象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旅途的关注。
最后两句“云离京口树,雁入石头城”则通过云雁的离去,进一步深化了思念之情,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诗的结尾“后夜分遥念,诸峰霜露生”通过夜深人静时的思念,深化了心中的孤独感。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展现了唐代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自然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主要季节是什么?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扬帆觉岸行”中,诗人用什么手法表现旅行的感觉?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夸张
诗中提到的“石头城”是指哪座城市?
A. 北京
B. 南京
C. 镇江
D. 杭州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