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4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46:54
溪水日夜长,莫辨芦荻洲。
桥面撑巨筏,门内维行舟。
邻家有破灶,来往纷游鯈。
望中见屋脊,簸荡如浮沤。
下田不可救,沉没无一留。
高田筑版插,全力保瓯窭。
须臾仍溃决,一概成洪流。
谁绘洚洞图,为民陈凤楼?
帝尧方咨儆,应切怀襄忧。
溪水日夜流淌,难以分辨芦苇和荻草所生的洲岛。
桥面上撑着一只巨大的筏子,门内则是一只小船在行驶。
邻居家有个破旧的灶台,来往的鱼儿纷纷游过。
远望中看到屋顶,像浮在水面上的泡沫一样摇荡。
田地已经无法救援,完全沉没,没有一丝留下。
高地上搭建的水坝已经插入土中,尽全力保护着仓库。
然而片刻之间仍然会决堤,所有的一切都成了洪流。
谁绘制了这涝洞的图,向百姓陈述凤楼的威严?
帝尧曾经警惕过,应当真心怀忧。
作者介绍:沈树本,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社会民生。他的诗作常常关注民众的疾苦,反映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水灾频发的时期。诗中通过描绘自然灾害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民生困苦的同情与忧虑,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状。
《大水叹五首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洪水肆虐的惨状。诗的开头,溪水日夜流淌,给人一种无穷无尽的感觉,接下来则是对小舟和巨大筏子的描绘,展现出人们在洪水面前的无奈与挣扎。邻居的破灶和游动的鱼,象征着家庭的破裂与自然的无情。屋脊的浮动、田地的沉没,描绘了洪水对人们生活的直接影响,令人感到悲凉与无助。
诗人对高田筑坝的描写,体现了人们在灾难面前的努力与无奈,尽管全力以赴,仍然难以抵挡洪水的侵袭。在最后,诗人提到帝尧,表达了对治水智慧的追忆和对古代明君的向往,暗示了对当代统治者的期待与批判。他希望当权者能够关注民生疾苦,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自然灾害,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民本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画面感和情感深度。比如“屋脊簸荡如浮沤”,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屋顶在洪水中摇晃的情景。
主题思想:诗歌反映了对自然灾害的深切关注,以及对治理水灾的渴望,表达了对民众苦难的同情与对统治者的期待,展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巨筏”主要象征什么?
A. 自然的力量
B. 人类的无奈与求生
C. 生活的富裕
答案: B
“邻家有破灶”中“破灶”指代了什么?
A. 家庭的团圆
B. 生活的艰辛与破败
C. 乡村的繁荣
答案: B
诗的最后提到的“帝尧”是为了表达什么?
A. 对古代智慧的向往
B. 对皇权的崇拜
C. 对自然的恐惧
答案: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