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1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17:48
原文展示:
伤时二首(一作宋郊) 作者:孟云卿 〔唐代〕
徘回宋郊上,不睹平生亲。 独立正伤心,悲风来孟津。 大方载群物,先死有常伦。 虎豹不相食,哀哉人食人。 岂伊逢世运,天道亮云云。 太空流素月,三五何明明。 光耀侵白日,贤愚迷至精。 四时更变化,天道有亏盈。 常恐今夜没,须臾还复生。
白话文翻译:
徘徊在宋国的郊外,看不到平日的亲人。 独自站立,心中伤感,悲风从孟津吹来。 大自然承载着万物,生死有其自然的秩序。 虎豹不互相残食,悲哀的是人吃人。 难道是因为遇到了不好的时运,天道就是如此。 太空中流淌着素月,十五的月亮多么明亮。 月光甚至遮蔽了白日,贤者和愚者都被迷惑。 四季更替变化,天道也有盈亏。 常常害怕今夜的月亮消失,但很快又会重新升起。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云卿,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经历了某种社会动荡或个人不幸后所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世道不公和人性的悲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徘徊在宋郊的孤独身影为起点,通过“悲风来孟津”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中“虎豹不相食,哀哉人食人”一句,深刻揭示了人性的残酷和社会的黑暗。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对光明和希望的渴望,但同时也意识到光明与黑暗的交替,以及天道的不确定性。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性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不公和人性的悲哀,以及对光明和希望的渴望。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虎豹不相食,哀哉人食人”一句揭示了什么? A. 人性的残酷 B. 虎豹的善良 C. 自然的秩序 D. 社会的和谐
诗中“太空流素月,三五何明明”一句中的“三五”指的是什么? A. 农历十五 B. 农历初三 C. 农历二十五 D. 农历初五
诗中“光耀侵白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