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1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7:57
别崔潩因寄薛据孟云卿
(作者:杜甫)
志士惜妄动,
知深难固辞。
如何久磨砺,
但取不磷缁。
夙夜听忧主,
飞腾急济时。
荆州过薛孟,
为报欲论诗。
志士们珍惜每一次行动,
明白深思熟虑的决断是多么艰难。
为何长久以来反复磨练,
只求能够不再受屈辱。
日夜倾听国家的忧虑,
急切地想要在这个时刻有所作为。
我经过荆州时拜访了薛孟,
想要回报他,便想和他讨论诗歌。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他的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目睹了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诗作内容深刻,风格多样,尤以忧国忧民的情怀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玄宗时期,正值国家局势动荡之际。杜甫因社会动乱而深感忧虑,他希望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朋友的思念,同时也渴望为国家出力。
杜甫的这首《别崔潩因寄薛据孟云卿》展现了他对国家、朋友以及自身抱负的深切思考。诗的开头,杜甫通过“志士惜妄动”引入主题,展现了有志之士对行动的珍视与思考,反映出他对深思熟虑的重要性的认识。他明白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轻举妄动可能带来的后果,因此他更倾向于通过磨砺来提升自己。
接下来的句子中,杜甫表达了自己对国家事务的忧虑,强调了“夙夜听忧主”的责任感,传达出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这种忧虑不仅来源于个人的情感,更是对时代的深刻反思。杜甫在诗中展现了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表现出他希望在动荡时期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急切心情。
最后,诗中提到的“荆州过薛孟”,不仅是对朋友的思念,也是对志同道合者间情谊的寄托。整个诗歌在表达个人感受的同时,也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体现了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深邃情感和卓越才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杜甫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注,表达了他作为有志之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展现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紧密相连。
诗词测试:
杜甫所提到的“志士”指的是什么?
A. 有志之士
B. 普通人
C. 官员
“夙夜”的意思是:
A. 清晨和夜晚
B. 日夜不停
C. 早上
诗中提到的“荆州”是指:
A. 一个城市
B. 一位朋友的名字
C. 一种诗歌形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